【题目】图1为某遗传病(基因为A、a)的家系图,图2为Ⅱ4体内细胞分裂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图1中4、5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4
C. 图2细胞中出现A、a是因为发生过交叉互换
D. 图2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培养过程中只加入一种药物X
B. 丙组培养过程中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
C. 若培养过程中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所得曲线与丙组相同
D. 推测药物D可能会破坏或改变药物X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上培育无籽番茄、太空椒、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⑤基因工程
A. ②④③③ B. ①④③③ C. ①④③⑤ D. ①②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B.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
C.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芳香化合物A为原料合成配体H3BPT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D中所含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芳香化合物W是H3BPT的一种同分异构体,W在酸性条件下完全水解能生成两种有机物,其中一种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W的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而积比1:1:2:2:2:2,则W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北方沙漠的风沙可以肆无忌惮地刮入北京。1962年,数百名务林人开始在这一地区种植树木,经过三代人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林场由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属于______演替,其原因是______。
(2)目前林场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着不同的动物类群,影响该动物类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过度采伐造成林场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降低。重建后该林场既抵抗了北方的风沙,又美化了环境,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4)如图是该林场樟子松的碳元素流动模型,请在模型的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呈线性排列
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 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 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一对非等位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 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 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 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光合色素提取实验中二氧化硅颗粒大小(目值越大,表示颗粒越细)对叶绿素提取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利用新鲜的菠菜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色素提取与定量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提取色素利用的原理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
B. 加入二氧化硅对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提取均有益
C. 据表可知,用50目的二氧化硅提取得到的叶绿素总量最多
D. 若叶片研磨过程中未加入碳酸钙,则表中数据均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