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由a→e逐渐加强),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3 3 3 3 3 3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
 
;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在24h内呼吸消耗的O2量为
 
mg/L.
(2)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在24h内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L.光照强度至少为
 
(填字母)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当光照强度为
 
(填字母)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
 
,其主要原因是
 
.被还原后的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黑白瓶法常用于水中生物光合速率的测定.白瓶就是透光瓶,里面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黑瓶就是不透光瓶,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呼吸耗氧量,白瓶中含氧量的变化可以确定表观光合作用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总光合作用量.
解答: 解:(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3mg/L的原因是:黑瓶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该瓶中所有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原初溶解氧-24小时后氧含量,即10-3=7(mg/L?24h).
(2)当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24-10)+7=21mg/L?24h.
光照强度为a klx时,白瓶中溶氧量不变,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刚好用于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故光照强度为a klx时,该水层生物产氧量与生物耗氧量可维持动态平衡.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
(3)表格中看出,d光照下的白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大于a光照下的白瓶,这是光照强度增强的原因.因此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导致瓶中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被还原后的C3经一系列变化可形成糖类、C5
故答案为:
(1)黑瓶中的生物呼吸消耗氧气,没有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     7
(2)21     a        d
(3)加快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增多        糖类、C5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表格或曲线图的分析往往是考生的弱项,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考生的分析表格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在分析表格时,表中黑瓶溶氧量的减少表示呼吸作用强度,而白瓶溶氧量的变化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成为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下列与癌细胞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
A、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
B、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地变化
C、细胞中的自由水比例比正常细胞高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中,3和5的成分是有区别的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苯并芘是一种有害化合物.常见于煤焦油、汽车废气、香烟烟雾、烤焦的面包和烤肉表层.被人体摄入后,苯并芘在肝脏代谢降解.其途径如下所示:

(1)和大部分脂溶性物质一样,苯并芘非常容易被小肠细胞吸收,这与小肠细胞细胞膜的组成成份
 
有关.
(2)阶段l的反应在内质网中进行.试说明内质网有哪些结构特征与阶段1的反应相适应
 

(3)百分之六十的人类肺癌个案与DNA损坏有关.己知产物A能与鸟嘌呤结合.试提出一个可能机制,以解释吸烟如何引致肺癌形成.
 

(4)谷胱甘肽在线粒体内制造.随着人的衰老,肝脏内线粒体的数目会减少.根据这一现象推断,老年人比年轻人患癌症的风险
 
(大或小),因为
 

(5)为探究产物A的浓度与其诱变性的关系,可将分离得到的正常幼小动物组织细胞作为实验材科,此实验的因变量可用畸形细胞所占比例来表示.则无关变量有(答两点即可)
 
.此实验数据的采集应控制在10代之内,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问题:
材料一:图(甲)表示在最适光合温度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1)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司时,光照半小时该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量为
 
(用CO2消耗量表示)
(2)光照强度由1千勒克司增强至3千勒克司时,叶绿体内C3的含量
 
.若将CO2提高到1%,则A点的位置将
 
,C点将向
 

材料二: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图乙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3)“光斑”照耀开始时,C02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
 

(4)当“光斑”移开时,O2的释放速率立刻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
 
;而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图1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
 
,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
 
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是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图2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
 
;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
 
之间.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
 
,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
 
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极体
B、该细胞中1与3,2与4为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3为一组,2与4为一组
D、如果1、3是Y染色体,那么2、4为X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在某种光强度和一定温度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某绿色植物O2的释放量(单位叶面积?每小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0(O2吸收量mg/h)
B、当二氧化碳浓度为100ppm时,该植物光合速率等于40(O2释放量mg/h)
C、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后,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随时间增加而不再增加
D、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00ppm时,如需提高光合速率,可增加光照和适当提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Y形迷宫(图a)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
 
完成,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
 
(单向/双向)传导.
(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息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
 

(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的情况是
 
,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
 
.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b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
 
,并在图中画出动作电位的变化曲线.该实验中某溶液
 
(能/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I溶液代替.
(4)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动作电位的变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