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有关DNA复制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产生子代,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三的离心结果为:如果DNA位于$\frac{1}{2}$重带和$\frac{1}{2}$轻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全中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该小组设计了实验四,请分析:如果DNA位于$\frac{1}{4}$轻和$\frac{3}{4}$重(位置及比例,下同)带位置,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DNA位于$\frac{1}{2}$中和$\frac{1}{2}$重带位置,则是半保留复制.
(2)若将实验三得到的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为什么?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

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图示探究了DNA分子复制的方式,如果是全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不变,子代DNA分子利用试管中原料合成;如果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始终存在于2个子代DNA分子中.

解答 解:(1)含15N的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20min,即细菌繁殖一代,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两条子代DNA均含14N和15N,离心后位于中带.含14N的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上培养40min,即细菌繁殖两代,如是DNA进行全保留复制,则只含14N的DNA位于轻带占$\frac{1}{4}$,只含15N的DNA位于重带占$\frac{3}{4}$;如果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含14N和15N的DNA位于中带且占$\frac{1}{2}$,只含15N的DNA位于重带且占$\frac{1}{2}$.
(2)若将实验三得到的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其结果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故答案为:
(1)全保留    半保留    $\frac{1}{4}$轻和$\frac{3}{4}$重     $\frac{1}{2}$中和$\frac{1}{2}$重
(2)不能    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掌握探究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物质P和Q运出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可能是甘油分子B.物质Q可能表示多巴胺
C.物质P和Q的转运都需要消耗能量D.物质P和Q的转运都可能需要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一种重要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基质中含有DNA、RNA、酶、核糖体等
B.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全在线粒体进行
C.不是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
D.部分细菌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
B.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C3的还原过程
C.光合色素对光的吸收需要酶的催化
D.CO2与C5的结合过程需要酶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图乙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丙酮酸,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和酒精.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A、C、D(填字母),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D阶段(填字母).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②、①(填序号).
(4)写出与产生E物质有关的总反应式C6H12O6$\stackrel{酶}{→}$2C2H5OH+2CO2+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ATP分子的结构示意图,①一④表示相应虚线框内的物质结构,a、b、c表示有关的化学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腺苷,是ATP中A代表的物质
B.②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③ADP,④是ATP,活细胞中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D.ATP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心肌细胞中储存着大量的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图甲表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或群落).图甲中所含内容与完整的生态系统相比,缺乏的成分有分解者、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2)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丁、戊、己.戊与己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3)如果乙是生长在甲上的一种植食性动物蚜虫,则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
(4)通过分析图乙,C点时该生物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该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曲线是S型(填“J型”或“S型”).
(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关系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TP和DNA含有的五碳糖的种类相同
B.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形成所需要能量来源的生理活动在动物和植物体内可能是相同的
D.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可逆而能量不可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1号和4号肯定携带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B.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6号和7号所生的女儿不会患该遗传病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正常的概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