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较强的是A植物.该植物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大量能量.
(2)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
(3)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减少(填“增加”或“减少”).
(4)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为10mg/(m2•h),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为6.82(结果保留2位小数)mg/(m2•h).
(5)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X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

分析 1、分析题图可知,该图中的曲线表示,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0时,与纵轴相交的点是负值,绝对值是细胞呼吸的强度,由题图可知,植物A的呼吸作用的强度是2mg/(m2.b),最大净光合作用强度是8mg/(m2.b),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是1mg/(m2.b),最大净光合作用强度是2mg/(m2.b).
2、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有氧呼吸的产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因此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有氧呼吸的强度.
3、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为暗反应准备条件,暗反应过程分为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三碳化合物还原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同时产物是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解答 解:(1)图中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看出A植物的呼吸作用是2,而B植物的呼吸作用是1,所以A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高;该植物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 $\stackrel{酶}{→}$ 6CO2+12H2O+大量能量.
(2)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A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将停止,产生的ATP和[H]减少,将抑制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因此短期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
(3)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在Y时,A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如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一昼夜积累的有机物是0,如果光照强度小于Y,A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为负值,因此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减少.
(4)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用吸收的二氧化碳表示是10mg/(m2•h),如果用产生的葡萄糖表示是:10÷(44×6)×180=6.82mg/(m2•h).
故答案为:
(1)A  C6H12O6+6H2O+6O2 $\stackrel{酶}{→}$ 6CO2+12H2O+大量能量
(2)光照强度增加
(3)减少
(4)10    6.82    
(5)X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研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主要出现在沉淀物,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在细胞膜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分别运用了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方法
C.孟德尔用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属于演绎推理
D.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用巧妙的方法测定出果蝇的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概率都用分数形式表示):

(1)该病为常隐(填“常显”、“常隐”、“伴X显”、“伴X隐”)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AA或Aa,其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frac{2}{3}$.
(3)Ⅱ6若与一有病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frac{1}{6}$;若Ⅱ6与该男子已经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他们再生育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现象: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②现象: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③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不含糖类.
④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海洋中的三类藻类植物主要吸收的可见光如下表,参见下表格回答:
不同藻类绿藻褐藻红藻
主要吸收的光红橙光黄绿光蓝光
(1)不同藻类吸光不同与其色素不同有关,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已知海水对光波中红橙光部分的吸收显著多于对蓝光部分的吸收,试推测:绿藻只能分布在比红藻较浅(深/浅)的水层中,才能正常生长.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学观点.
(2)紫菜是红藻的一种,科研人员探究其养殖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紫菜生长的最适温度大约为25℃(15℃/25℃/35℃);当温度为15℃时,紫菜在白天能(用“能”或“不能”作答)生长,理由是温度为15℃时,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或答净光合速率大于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资料: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奖励他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细胞能够消灭自身内部物质,方式是将其包裹进一个膜结构中,从而形成小型囊体并被运输至“溶酶体”进行分解.有关溶酶体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硅肺病是由于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硅尘破坏了细胞内溶酶体膜,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B.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C.溶酶体内含有多种由高尔基体合成的水解酶
D.溶酶体膜具有单层膜,而细胞膜是双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以表示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
B.Y细胞为胰岛B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胰岛素
C.血糖升高既可直接刺激Y细胞,又可引起某些神经元的兴奋
D.图示说明血糖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C.人的生命活动只在细胞内进行
D.单个细胞就能完成细菌的各种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埃博拉病毒属于RNA病毒,可引起人类和灵长目动物发生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出血热,下列属于埃博拉病毒、结核杆菌与酵母菌共性的是( )

A.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B.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C.均只有一种细胞器

D.均具有完整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