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能进行“乙→甲”过程的生物,其核酸中含有5种碱基 | |
B. | “甲→乙”和“丙→丁”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不能进行这两个过程 | |
C. | 若丙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60个,且碱基可以任意排列,则理论上该分子有4100种 | |
D. | 能特异性识别乙中密码子的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与乙的相同 |
分析 分析题图:甲链含有碱基T,属于DNA链,乙链含有碱基U属于RNA链,则甲→乙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乙→甲表示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丙和丁链中都含有碱基T,所以丙→丁表示DNA的复制过程.
解答 解:A、“乙→甲”表示逆转录过程,只有少数RNA病毒能进行该过程,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4种碱基,A错误;
B、“甲→乙”表示转录过程、“丙→丁”表示DNA的复制过程,这两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中也能进行这两个过程,B错误;
C、假如丙所表示的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60个,且碱基可以任意排列,由于碱基的数量受到限制,所以该分子的种类小于4100种,C错误;
D、能特异性识别乙中密码子的是tRNA,其基本组成单位与乙的相同,都是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乙→甲、丙→丁、丁→丙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宜昌枝江二中高二下6月摸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激素在体液的运输下到达各组织细胞内并发挥调节作用
B.组织液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主要场所
C.HIV在人体内环境中不能增殖,但能破坏人体体液免疫过程
D.内环境成分影响细胞代谢,但细胞代谢不影响内环境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 |
B. | 实验结果说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CO2 | |
C. | 设计该实验的目的在于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 | |
D. | 为了排除光照的影响该实验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过程分别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 |
B. | 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 | |
C. | ④⑤过程不可能发生在肺炎双球菌中 | |
D. | ①②③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作用完合相同 | |
B. | 限制酶都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且都能将之切割成黏性末端 | |
C. | 把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只能使用胰蛋白酶 | |
D. | 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可得到原生质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糖元、胰岛素、性激素 | B. | 纤维素、维生素D、叶绿素 | ||
C. | 淀粉、淀粉酶、淀粉酶基因 | D. | ATP、DNA、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