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光镜可见的染色体形态,散乱排列在纺锤体内.每条染色体由连接在一个中心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心的假象平面),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在两极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细胞核,纺锤丝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丝形态,在原来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成为新的细胞壁,原来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解答 解:(1)该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因此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ABCD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
(2)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甲乙丙丁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前期、末期和后期,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该图中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2)图中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答案为:
(1)植物 BCAD
(2)间
(3)4 8 图A 后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根据图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确定各简图所属时期;识记有丝分裂中期为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
B.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
C. | 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 |
D. | 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水分子可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 |
B. | 细胞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 |
C. | 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 |
D. | 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为适应环境产生定向变异 | |
B. | 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突变频率很低 | |
C. |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 |
D. | 自然状态下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而人工诱导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利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叶绿体中ATP的浓度将增加 | |
B. | 用14C标记CO2,检测到14C先出现在物质A中,后出现在物质B中 | |
C. | 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稳定后,A的浓度将是B的$\frac{1}{2}$倍左右 | |
D. | 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下仿真考试(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分解为CO2和H2O
B.有氧呼吸过程中,O2和H2O的利用不在同一阶段
C.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
D.等质量脂肪和糖类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与吸收O2的比值前者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