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内填序号,“横线”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B时期细胞内含4条染色体和8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A]后期图中.

分析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光镜可见的染色体形态,散乱排列在纺锤体内.每条染色体由连接在一个中心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中心的假象平面),此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在两极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细胞核,纺锤丝消失,染色体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丝形态,在原来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成为新的细胞壁,原来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解答 解:(1)该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没有中心体,因此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ABCD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分裂顺序依次是BCAD.
(2)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可知,甲乙丙丁分别属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前期、末期和后期,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则该图中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
(2)图中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答案为:
(1)植物     BCAD
(2)间
(3)4  8    图A   后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根据图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确定各简图所属时期;识记有丝分裂中期为观察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图中,图1 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 是图1 的局部放大图,1~5 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 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 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 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胰腺;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2 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促胰液素/胰岛素/小肠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若图4 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5 小时,8 处的胰高血糖素  (激素)浓度大于10 处.
(3)胰岛素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某些神经元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活动,验证此现象的基本思路是:将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小白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鼠处于饥饿(空腹)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填写下列表格
检测物质所用试剂现象、结果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 IV红色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淀粉碘液蓝色
脂肪苏丹 III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指水分子可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可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B.细胞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C.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吸水和失水都是水分子从溶液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为适应环境产生定向变异
B.由于细菌的数量多、繁殖周期短,因此其突变频率很低
C.基因突变在自然界的物种中广泛存在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而人工诱导的突变大多数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实验的问题:
研究人员综合了有关研究提出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可能有抑制作用.为了探究这一问题,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

①图中X处应放置空白琼脂块;乙、丙两组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素.
②实验处理一定时间后,若丙组叶片脱落明显早(多)于甲、乙组,则假设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ATP的浓度将增加
B.14C标记CO2,检测到14C先出现在物质A中,后出现在物质B中
C.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稳定后,A的浓度将是B的$\frac{1}{2}$倍左右
D.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北衡水冀州中学高三下仿真考试(二)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分解为CO2和H2O

B.有氧呼吸过程中,O2和H2O的利用不在同一阶段

C.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

D.等质量脂肪和糖类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与吸收O2的比值前者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