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高
B.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存在高尔基体
C.细胞完成分化后,细胞遗传物质改变
D.通过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广丰三校高一下期期末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除去变形虫的细胞核,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其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了细胞核是( )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C.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实验处理没有显色反应( )
A.用碘处理淀粉
B.用碘处理麦芽糖
C.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多肽
D.用斐林试剂处理葡萄糖(水浴煮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南昌两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A、B分别表示的是 过程;图乙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
(2)图甲中b、c、d、e具有相同的 。
(3)若图甲中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 性。
(4)若图甲中a、b、c、d、e这五个细胞相比,哪一个细胞的全能性是最大的? 。
(5)图乙中细胞有染色体 条,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分裂间期复制形成的。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 形成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南昌两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图所示为某生物(2N=4)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乙图所示为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①甲图中AB段游离脱氧核苷酸被大量消耗
②甲图中B点所对应的纵坐标的值是2
③乙图所处时期对应于甲图曲线中的BC段
④乙图中有8条染色体
A.①和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南昌两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一种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生物膜结构,以及在它们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欠妥当的一项是
A.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功能,②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如果A中的O2被B利用,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C.B中的[H]是丙酮酸分解为CO2时产生的
D.B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化学反应的膜面积,从而为适应其功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南昌两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检测某一植物细胞,发现分解有机物缓慢,酶的催化效率极低,则该细胞正在
A.分化 B.分裂 C.衰老 D.癌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修水县第一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下图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6个氨基
D.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九江外国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C.脂肪的鉴定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加热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