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
 
(生理过程),其结构简式是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2)由图可知,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科学家当初推测ATP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实验思路是:①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
 
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②科学家寻找到靶细胞膜上有ATP的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X物质浓度(ng mL-1细胞内ATP浓度(nmoL mL-1细胞死亡百分率
A0801
B2703
C45010
D82025
E16570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因变量之间的联系是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阻碍消化酶的
 
,影响消化;妨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突触的结构
专题:
分析:熟悉掌握ATP的分子组成、结构简式.理解和综合运用ATP的功能
解答: 解:(1)ATP合成所需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即为生命活动及时提供了能量,有避免一时用不尽的能量白白流失掉.
 (2)ATP由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酸和3分子磷酸组成.其中A代表腺嘌呤核苷.
(3)图中获取信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科学家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后,发现靶细胞膜能接受到部分神经信号.ATP由突触前膜的小泡释放,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靶细胞膜的ATP受体P2X受体.
(4)①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不同引起的不同结果.题中自变量是X物质浓度;因变量是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ATP浓度越大,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越多,细胞死亡率越少;反之亦然.
    ③食物在小肠内被消化需要消化酶催化,有些食物如氨基酸等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在小肠内壁被吸收.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协助.由表格可知X物质浓度越高,细胞产生ATP量越少,细胞死亡率越高.细胞死亡影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同时ATP的生成量减少,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就少,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故答案为:
(1)呼吸作用    A-P~P~P    ATP和ADP相互迅速转化
(2)腺苷
(3)①典型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②受体
(4)①细胞中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③合成和分泌    主动运输
点评:本题考查了ATP、神经调节和物质跨膜运输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B、(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
C、(3)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个
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基因组成为AaBb的高等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下列说法与图示含义不相符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可发生在甲细胞中
B、乙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等位基因分离
C、该生物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
D、若丁细胞中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基因A,则7号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应有基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有关实验过程和原理的问题.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  ②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2)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成分).而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

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简述图中的抗T2噬菌体大肠杆菌菌落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
 
(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3)a类型中,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5)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给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
①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
 
组.
②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对活细胞的生理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一实验装置,甲、乙两个小室由一小孔相连通,小孔上覆盖着一个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在两室中分别插人电极,使离子做定向移动.甲室内盛K+或Na+溶液,乙室内盛水.仔细看图后回答问题:

(1)图一中,甲、乙两室中水面上升的是
 
,原因是
 

(2)图二实验中,甲室中的K+进入乙室,说明加入的缬氨霉素起到了
 
的作用.
(3)图三实验中,Na+不能进入乙室,说明
 

(4)上述实验间接地说明了双层磷脂分子薄膜具有
 
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①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
C、图2表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D、图2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的方向
B、突变和重组有可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所有的细胞都有叶绿体
B、小鼠细胞内核糖体和中心体无磷脂双分子层
C、植物细胞壁对物质进出细胞起主要的控制作用
D、蓝藻没有膜结构和染色体属于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