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⑤ |
分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据图分析,①表示DNA的自我复制,②表示转录,③表示翻译,⑤表示RNA的自我复制,④表示逆转录.
解答 解: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故选:A.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钦州期末)肝细胞能将甲醛转化成甲酸从而具有解除甲醛毒害的功能,研究人员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而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设计如下(“﹡”表示还没完成的实验步骤):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小块 (数目相同) |
A组 | 含1.0mmol•L﹣1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B组 | 含1.0mmol•L﹣1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C组 | 不含甲醛的肝脏培养液 | ﹡ |
(1)表中实验组不需要放置肝脏小块的是 组.
(2)图中曲线丙是 组实验的结果,说明肝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 .
(3)图中曲线 是A组实验的结果,这说明 .
(4)研究发现一定浓度的甲醛可诱发染色体断裂,为进一步验证肝脏的解毒功能,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①取新培养的具有分裂能力的正常淋巴细胞悬液3等份,备用.
②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培养肝脏15min后,取三组装置中的 ,分别加入备用的淋巴细胞悬液中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再分别取淋巴细胞进行染色、制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并对比分析.
③实验结果:添加了 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7N9型蛋白质和H1N1型RNA | B. | H1N1型RNA和H1N1型蛋白质 | ||
C. | H7N9型RNA和H1N1型蛋白质 | D. | H7N9型RNA和H7N9型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 |
B. | 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 |
C. | 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 |
D. |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 |
B. |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
C. | 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 | |
D. | 生物的应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合成抑制物的作用发生于AB段 | B. |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在BC段 | ||
C. | 有丝分裂后期处于BC段 | D. | 细胞板的形成发生在DE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都来自无机环境 | |
B. | 动物的行为信息只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 | |
C. | 信息传递能调节不同生物的种间关系 | |
D. | 生物防治中使用的信息都是化学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