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最变化相关甜线,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1
D.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23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
(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
2、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数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2N→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N→2N→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2N→0),存在时数目同DNA;
(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
(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

解答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是体细胞的两倍,即92,因此n等于46,A错误;
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等于46,即染色体在末期结束时减半,数目恢复46条,B正确;
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在减二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上的DNA数由2变为1,因此n等于1,C正确;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核DNA与体细胞相同,即46,因此n等于23,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减数分裂中某物质变化曲线图形的一部分,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物质和结构的变化情况,再结合图形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B、b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毛颖和抗锈.
(2)亲本甲的基因型是AAbb;丙的基因型是AaBb;丁的基因型是aaBb.
(3)F1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AB、Ab、aB、ab.
(4)F2中有6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所占的比例是$\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有香味的遗传因子为隐性
B.F2中无香味植株全部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5:1
C.F2代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有128株
D.通过测交可以确定F2中无香味个体遗传因子组成及产生配子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接种32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32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放射性S元素P元素
A全部无全部32S全部31P
B全部有全部35S多数32P,少数31P
C少数有全部31S少数32P,多数32P
D全部有全部35S少数32P,多数31P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回答下列问题:

(1)Ⅲ10所患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4与Ⅱ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frac{1}{3}$.
(2)若Ⅱ3和Ⅱ4生一个正常孩子,其同时携带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frac{2}{9}$.
(3)Ⅲ11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Ⅲ9的色盲基因来自Ⅰ1的概率是1.若Ⅲ11与Ⅲ9结婚生一个孩子,其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frac{1}{18}$.
(4)若甲病患者在人群中的发病概率为$\frac{1}{36}$,则Ⅲ11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后所生第1个小孩患甲病的概率为$\frac{1}{21}$.
(5)D和d是一对等位基因.为了研究A、a与D、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遗传学家对若干基因型为AaDd和AADD个体婚配的众多后代的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后代的基因型只有AaDD和AADd两种.据此,可以判断这两对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只产生Ad、aD两种类型配子,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造血干细胞,②B细胞.
(2)细胞⑥为浆细胞,合成分泌物质Ⅰ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则物质Ⅰ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3)图中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②③④⑤(填数字序号).
(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其体液免疫是否受影响?受影响
(5)图中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吞噬细胞;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细胞内寄生菌,当它初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过程是③④(填图中数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系统的功能瓦解.请写出艾滋病患者体内缺少抗体的原因:由于T淋巴细胞被破坏,产生的淋巴因子减少,不能有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以抗体大量减少.
(6)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2)和诱导细胞凋亡(图3).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①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流出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②图3中的FasL称为死亡因子,Fas称为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体外培养小鼠体细胞时,发现不同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存在差异: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类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甲类细胞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
C.丙类细胞已经进入衰老期,将进入细胞凋亡阶段
D.若用药物抑制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亲本F1F2
红眼(♀)×朱砂眼(♂)有雌有雄有雌有雄
全是红眼红眼红眼:朱砂眼=1:1
①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隐性.
②F1雌性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 ,F2雄性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为XbY.
③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2 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人脑内有一种“沉默突触”,它具有突触结构,但没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你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B.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C.突触间隙不存在水解递质的酶D.突触小体能够释放相应的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