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通过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而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
B. | 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 | |
C. | 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 |
D. | 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
分析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类型 项目 | 初生演替 | 次生演替 |
起点 |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
时间 | 经历时间漫长 | 经历时间较短 |
影响 因素 | 自然因素 |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
实例 | 裸岩上的演替 |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
解答 解:A、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通过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A错误;
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B正确;
C、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因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的,C错误;
D、群落演替的初期也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3}{4}$ | B. | $\frac{3}{8}$ | C. | $\frac{1}{4}$ | D. | $\frac{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种群数量达到$\frac{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 | |
B. | 在种群数量达到$\frac{K}{2}$时,$\frac{dN}{dt}$最大,可以任意捕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 | |
C. | 种群数量超过$\frac{K}{2}$时,$\frac{dN}{dt}$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 | |
D. |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适宜光照ml/h | 0 | +4 | +11 | +18 | +26 | +22 | +13 | +9 |
黑暗ml/h | -2 | -4 | -7 | -11 | -16 | -23 | -28 | -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细胞,A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