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关于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而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
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D.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分析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解答 解:A、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通过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A错误;
B、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形式,B正确;
C、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因此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的,C错误;
D、群落演替的初期也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凤凰谷和凤凰谷中生长的油松,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  )
A.生命系统和群落B.群落和种群C.生态系统和种群D.种群和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分裂问题;
溶酶体的作用过程存在胞吞和自噬两种途径,甲图表示吞噬细胞内溶酶体的产生和作用过程,乙图表示某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部分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溶酶体产生直接相关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与水解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至少答3种).
(2)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或受体)(物质);甲图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3)乙图c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细胞中的染色体共含有16条脱氧核苷酸链,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gc(填字母)细胞.
(4)乙图所示的细胞中,能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是g(填字母),h细胞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5)乙图e细胞和f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A.$\frac{3}{4}$B.$\frac{3}{8}$C.$\frac{1}{4}$D.$\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种群数量在有环境阻力(非理想)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为“S”型增长曲线的其他表现方式(图中$\frac{dN}{dt}$表示种群增长速率;MSY表示种群最大增长速率;N表示种群数量;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种群数量达到$\frac{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为有效
B.在种群数量达到$\frac{K}{2}$时,$\frac{dN}{dt}$最大,可以任意捕捞且不会影响种群再生
C.种群数量超过$\frac{K}{2}$时,$\frac{dN}{dt}$下降,会导致该种群的丰富度下降
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可以提高K值(环境容纳量),从而达到保护濒危动植物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2014年1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斥资180亿美元耗时25年来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的入侵,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鲤鱼”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进口这些鱼类,以改善生态,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在五大湖水域出现,并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图中曲线I符合“亚洲鲤鱼”初期疯狂增长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所描述的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2)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类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将种群数量控制在图中e点,而不能过度捕捞,原因是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快.
(3)若图中曲线II可用于表示某地蟑螂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蟑螂时只采用毒饵诱杀的办法,则蟑螂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数量,请依据图提出更有效地控制措施增加蟑螂生存的环境阻力(从食物来源、天敌等方面考虑均可得分),使其环境容纳量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自然种群的雌雄异株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该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叶形(宽叶和窄叶)由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和d)控制.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甲基因A或B的转录产物需在细胞核部位加工后,才能成熟.在酶1或酶2合成过程中,核糖体认读mRNA上的遗传密码.
(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某蓝花植株的一个基因A发生突变,但该植物仍能开出蓝花,可能的原因是该植物控制蓝花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基因;或这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密码子决定;或发生在非编码区域(答对一条原因即给分).
(3)以紫花雄株与蓝花雌株为亲本,若F1 植株中三种花色的植株出现,则父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AaBb,理论上纯合的F1植株中开白花的比例为$\frac{1}{2}$.将F1 中的蓝花植株杂交,在F2中出现部分白花植株的原因是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4)叶形的基因位于图乙中I片段,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宽叶、窄叶雌性植株若干和已知基因型为XDYD、XDYd或XdYD 宽叶雄性植株若干.选择相应的亲本组合,以前通过一次杂交,获得能够依据叶形区分雌雄的大批幼苗.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文字说明培育的过程.
(5)将紫花宽叶的雌、雄植株进行杂交,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可以培育出正常蓝花窄叶雄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将单细胞绿藻置于密闭容器内,探究温度对绿藻代谢影响的实验示意图.实验中可以根据毛细管中红色液滴的移动,读出容器内氧气体积的改变量.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说明:培养液中加有缓冲物质,不考虑PH的变化)
温度(℃)510152025303540
适宜光照ml/h0+4+11+18+26+22+13+9
黑暗ml/h-2-4-7-11-16-23-28-21
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主要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
(2)5℃时绿藻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适宜光照下,10℃时绿藻能否正常生长?能(填“能”或“不能”). 30℃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是15℃时的2.5倍.
(3)为了排除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上述实验中还应该增设一组(空白)对照实验,以校正实验误差,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4)某同学为探究CO2浓度对绿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向装置中添加适量较高浓度的NaHCO3,在短时间内,这将导致绿藻叶绿体中的C5的含量降低(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该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当容器内NaHCO3溶液的浓度超过5%时,绿藻的光合作用速率急剧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液浓度过高,导致绿藻细胞失水死亡.
(5)另一位同学以绿藻为材料,进行色素的提出和分离,并在滤纸条上得到了四条色素带,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第三条色素带应该是叶绿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上高二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细胞,A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