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为单向传递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分析 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解答 解: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都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A错误;
B、突触小体只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
C、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传递的方向为单向传递,C正确;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细胞内组成DNA的碱基中不包括(  )
A.AB.GC.CD.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其中纵坐标表示距离(μm),横坐标表示时间(分).图A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着丝点与纺锤丝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B①~⑥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进行分裂的该细胞的长度是40μm,图A中曲线b 表示分别移向两极的染色体着丝点之间的距离.图A曲线a距离减少的原因是纺锤丝逐渐缩短,着丝点到细胞某一段的距离缩短.
(2)从10分钟起,细胞分裂刚进入后期,相当于B图曲线标号为②,此时的典型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自成为染色体,导致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加倍.
(3)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个阶段,即从图B① 到⑤或⑥(用数字表示)
(4)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发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从某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下列一组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请回答: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NH2-CH(COOH)-CH2-COOH
④NH2-CH(NH2)-CH2-COOH
⑤NH2-CH(COOH)-CH2SH
(1)上面一组物质中,属于氨基酸的有①③⑤(填序号),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这些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 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
(2)利用(1)中的氨基酸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2个羧基
(3)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19个肽键,肽键的化学结构式是-CO-NH-.
(4)实验结果显示,培养液中生成了多种产物,这说明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在酶的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分子被称为底物,底物通过酶的催化转化为其他分子.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进程都需要酶的参与,以提高效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酶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在细胞中能实现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结构具有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茶叶细胞中也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2)茶树的Rubicon酶在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2与CO2反应,Rubicon酶的存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酶具有“两面性”,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2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其“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特性)相矛盾.
(3)如图中曲线表示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图可得出:酶在较低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小,在较高温度下储存活性受影响大.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请以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为实验材料,比较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对酶活性的影响,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将耐高温的纤维素分解酶分别在低温和最适温度下储存足够长时间后,再在最适温度下测量其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研究土壤小动物时,错误的做法是(  )
A.取样用的塑料袋上标明地点和时间B.利用诱虫器收集小动物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D.不知名的动物标记为“待鉴定X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两次,则新形成基因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比原来增加1500
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T)/(A+C)为2:3
C.该基因中有氢键2500个
D.该基因第3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16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的核DNA含量测定值,可以绘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图中字母)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f]开始到[k]结束.
(2)核膜、核仁消失发生在[bc(gh)]前期.
(3)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次分裂前后细胞中核DNA含量是相同的.
(4)在ab时,DNA含量增加一倍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
(5)c点与a点相比,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不同的是这时的每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相对较多
B.变形虫的伸缩泡能增加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提高物质交换效率
C.草履虫出现两个细胞核,保证了正常的核质比,有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