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图2为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图3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模式图,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与图1相比,图2所示的调节模式更灵敏,迅速
B.图l、图2所示调节方式各自独立进行
C.相邻细胞间信息交流并不都以图3所示模式进行
D.细胞a和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不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 | |
B. | DNA分子结构改变,生物的性状一定改变 | |
C. | 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能进行DNA复制 | |
D. | 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frac{A+C}{T+G}$=K在每条链都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 )
A.葡萄糖 B.乳糖 C.淀粉 D.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A、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1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雄果蝇能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3)从F1中选出红眼雌蝇和红眼雄蝇各一只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
(4)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t,已知这对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当t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雄果蝇。为了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让纯合红眼雌蝇与不含T基因的纯合白眼雄蝇杂交,F1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的性别比例。
①若_______________,则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_______________,则T、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讨论:若T、t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无粉红眼果蝇出现,则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3雄性个体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1950~1980年问该种群始终没有发生进化
B.1990年该生物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C.196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为48%
D.变异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
A.24:8:3:1 B.9:3:3:1
C.15:5:3:1 D.25:15:1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请认真分析实验条件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A、B实验的推论是:燕麦胚芽鞘具有 。
(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 。
(3)E、F实验的推论是 。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E、F实验的单一变量是 。
(4)A、G实验的推论是:向光性是由于 引起的。
(5)预测实验H的现象是 ,预测该现象是依据实验 填图中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炎热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出汗是人体的散热途径 | |
B. | 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 |
C. | 寒冷时,机体产热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 | |
D. | 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又是渗透压感受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