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如图表示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a过程一定伴随CO2生成
B.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产生的A中不含CO2
C.O2通过红细胞伴随有c过程的发生
D.图中的C物质有可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用于某些生命活动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是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的考查,a是细胞呼吸的方式,可以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A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是水和二氧化碳或者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B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C是ADP和磷酸,b是ATP的合成,c是ATP的水解过程.

解答 解:A、完成a过程不一定伴随CO2生成,如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A错误;
B、人在剧烈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产生的A中不含CO2,B正确;
C、O2通过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所以不会伴随有c过程的发生,C错误;
D、图中的ATP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用于某些生命活动,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物体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对于细胞呼吸方式、不同细胞呼吸方式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动物体的不同细胞中,不存在相同的蛋白质
B.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病原体的过程中,细胞膜成为溶酶体膜的一部分
D.同一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时刻进行着物质交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果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果蝇体细胞含有两条X染色体
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一定有Y染色体
C.雌果蝇产生的卵中有两条X染色体
D.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两条Y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组别注射试剂
G1生理盐水(灭菌)
G2大肠杆菌菌液
G3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017%83%
G250%33%17%
G383%17%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减弱(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G1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减弱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程度,但其作用较免疫抑制剂弱.
(2)实验二: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响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IFN-γ mRNA相对含量IL-4mRNA相对含量
G11.4900.887
G20.7051.741
G30.6302.039
④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Th2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Th1细胞.
⑤该系列实验中要使用到CO2培养箱,箱内CO2气体的比例为5%,其作用为维持培养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以下材料选自某同学所做实验的部分记录.
实验名称: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培养固定: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待根长出l  cm左右,剪取根尖0.5~1  cm,置于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内,并在冰箱的冷藏室诱导培养36  h.将诱导后的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两次.
(2)装片制作: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3)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图象,确认某个细胞染色体发生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实验结论低温条件下根尖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问题(1)请将上述内容中错误之处予以改正.
①将整个培养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③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或者没有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2)低温导致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如果要探究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最适温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设置不同温度梯度的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结果.
(3)洋葱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约为12  h.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得到了如下结果.
细胞周期样本1样本2总数
间期424385
分裂期前期437
中期101
后期112
末期235
计数细胞的总数100
上述样本1和样本2表示两个不同视野所看到的处在分裂各期的细胞数目,间期为10.2h.
(4)观察蝗虫精巢细胞分裂装片时,判断某细胞是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非有丝分裂后期的依据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据图回答:
(1)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2)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因是抗除草剂基因和目的基因在同一个质粒上.
(3)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抗除草剂基因可能转移到杂草中.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抗除草剂基因前没有了启动子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C.
A.两个都是正向       B.两个都是反向
C.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D.与方向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血糖平衡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请分析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1)人体感染某病毒时,胰岛B细胞会被自身的免疫细胞破坏,引起Ⅰ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B细胞含有与该病毒相似的抗原(物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据此推断,该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2)人体血糖稳态具有反馈调节特点,持续的高血糖是人体内环境失调的具体表现.如果胰岛B细胞受损,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减少,使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反馈摄取、利用和储存减弱,导致血糖升高并出现尿糖.现有Ⅰ(正常)、Ⅱ(胰岛B细胞受损)、Ⅲ(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Ⅲ>Ⅰ>Ⅱ.(用“>”“<”或“=”表示)
(3)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前应使实验大鼠处于空腹(饥饿)状态.
(4)日前,中科院陈雁研究组研究阐明了糖原代谢关键蛋白PPP1R3G在维持葡萄糖稳态中的作用,调节机理如图:

小鼠试验发现:饥饿时肝细胞中PPP1R3G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使糖原合成酶(GS)的活性提高,从而能够在进食后的短时间内,快速合成肝糖原,导致血糖水平快速降低;进食后该基因表达水平则降低.据此推测PPP1R3G基因的表达受进食和饥饿周期调控.该研究揭示了一个全新的餐后血糖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关系的实验中,NaOH在不同的琼脂块中扩散速率不同
B.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C.萨克斯的半叶法实验中,需先将叶片摘下置于暗处以消耗掉叶片中的有机物
D.用斐林试剂鉴定梨果肉组织中的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结合图示,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B.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图中的“Z”代表还原型辅酶Ⅱ
D.三碳糖磷酸是碳反应的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