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淋巴细胞仅存在于淋巴中 | |
B. | B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 |
C. | 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 | |
D. | B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 |
B. | 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l | |
C.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出现4种基因型和9种表现型 | |
D. | 测交实验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底物消失所需的时间(或产物生成的速率)来表示 | |
B. | 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这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降低 | |
C. | BC段影响酶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 |
D. | 若想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只需设计2种不同的温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单倍体育种方法最快,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等 | |
B. | 杂交育种过程需要不断筛选、自交,直到矮秆抗病个体的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 |
C. | 利用射线、亚硝酸盐等处理矮秆不抗病小麦种子可实现人工诱变,但成功率低 | |
D. | 育种中筛选过程实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种群中抗病基因频率的定向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明显增多 | |
B. | 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 |
C. |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 |
D. | 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招远市校级期末)图是组成生物体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与相应组成元素的关系图,F是物质⑩具体功能的体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⑥的名称是 ,⑩的名称是 .
(2)小分子D的名称是 .
(3)构成D的化学元素是 .构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学元素中相同的元素是 .
(4)E是 ,E形成⑩的反应叫 .导致F1~Fn差别的原因是构成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 不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5)C和D的最主要差别是五碳糖不同,前者是 ,后者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春•锦州期末)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细胞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比较项目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 |
A | 作用途径 | 体液运输 | 反射弧 |
B | 反应速度 | 迅速 | 较缓慢 |
C | 作用范围 | 准确、比较局限 | 较广泛 |
D | 作用时间 | 短暂 | 比较长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