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受体蛋白、载体蛋白、抗体和激素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 |
B. | 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改变 | |
C. | 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数量比老年时期多 | |
D. | 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分析 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载体能特异性运输物质.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解答 解:A、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酶的本质是不同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具有特异性,结构的特异性决定了其功能的特异性,所以它们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激素能与靶细胞上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
B、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目会发生改变,B正确;
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C错误;
D、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杆状的染色体,遗传物质较为集中,有利于后期着丝点分裂彼此分离,而染色体成细长的丝状,很难平均分配,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功能、细胞凋亡、物质跨膜运输、染色体的相关知识,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10个和808个 | B. | 12个和10个 | C. | 10个和8个 | D. | 2个和2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α链中A所占比例与β链中A所占比例之和等于该DNA中A所占比例 | |
B. | α链中A+T所占比例等于β链中A+T所占比例,也等于双链中A+T所占比例 | |
C. | 双链中A+C所占比例、A+G所占比例、T+C所占比例均相等 | |
D. | 若α链中A:C:T:G=2:3:4:5,则β链中A:C:T:G=4:5:2: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常情况下,分子式为C63H103O45N23S2的链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有22个肽键 | |
B. | 一条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含有的氮原子数目和氧原子数目至少都为n | |
C. | n条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中,完全水解共需要(m-n)个水分子 | |
D. |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中学高三5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冠心病属于 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 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 分离比。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肾小管遗传缺陷性疾病,一个正常女性和一个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结婚,生了一个基因型为XXY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儿子,其原因是 (填“父亲”或“母亲”)的染色体在 未分离。
(3)就血友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来说,如果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则女儿不可能患____,有可能患____。若要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采用 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贵州遵义航天中学高三5月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艾滋病( AIDS ) 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HIV遗传物质的单体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C.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
D.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贵州遵义航天中学高二下期中理科综合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了提高良种牛的繁殖速度,科学家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如图所示。
(1)试管牛和克隆牛的培育过程中均用到的工程技术有 。培育克隆牛F时使用的不同于试管牛E的生物技术是 。
(2)产生F牛的理论依据是 ,F牛的性别由 牛决定,其生殖方式属于 。
(3)要培育高产奶率的转基因牛,则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 。
(4)对受精卵发育成的囊胚采用 技术,可获得更多基因型完全相同的E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广东江门第一中学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杂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