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马铃薯块茎中含有淀粉、过氧化氢酶等物质,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氧气.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失去活性.温度过低,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
2、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如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当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光照强度再增大已不能引起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大.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速率.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解答 解:(1)①新鲜马铃薯块茎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
②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出现气泡.
③煮熟的马铃薯块茎中过氧化氢酶失活,不能起催化作用,没有气泡生成,但块茎中的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
(2)①14点与10点时光照强度是相等的,但是植物是栽种在恒温、密闭的透明玻璃箱中,密闭容器中14点CO2浓度因光合作用消耗降低,而10点时密闭容器的CO2浓度较高,故叶绿体合成有机物速率较快的是10点.
②若通过缓冲液维持密闭容器中C02浓度恒定为300?L.L-1,9点时的光照强度低于10点时的光照强度,光反应生成[H]和ATP的量较少,则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强度较弱,故9点C5的合成速率小于10点C5的合成速率.由图3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00W/m2时,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当光照强度高于100W/m2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大于0,开始积累有机物.由图2可知在8点时光照强度为100W/m2.由图2可知,12点到14点时,光照强度大于400W/m2,此时光照强度不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但整个过程都是在恒温的条件下进行的,温度也不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则说明影响因素只有CO2浓度.
③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O2,被18O标记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被18O标记的水,被18O标记的水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被18O标记的二氧化碳,被18O标记的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成被18O标记的糖类等有机物.则在马铃薯块茎的淀粉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
故答案为:
(1)①呈蓝色 ②出现气泡 ③①
(2)①密闭容器中14点CO2浓度因光合作用消耗降低 ②小于 8 CO2浓度
③能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利用.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需要结合曲线图理解掌握.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常见的物种形成方式 | |
B. | 产生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
C. | 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 |
D. | 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IV可利用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 |
B. | HIV在感染后利用自身的核糖核酸作为模板进行逆转录 | |
C. | 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B细胞 | |
D. | HIV侵入人体后,人体不仅会产生体液免疫也会产生细胞免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该转运蛋白转运钠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 |
B. | 该过程为动作电位的产生积累了离子浓度差 | |
C. | 该转运蛋白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可逆的形变 | |
D. | 转运过程不可能造成质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受到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细胞B的来源有两个 | |
B. | 如图表示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既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 | |
C. | 物质Ⅱ和物质I可以特异性结合 | |
D. | HIV仅攻击细胞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龙海市校级期中)帕金森氏症患者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震颤,十分痛苦.研究时发现患者神经末梢“多巴胺”明显缺乏,现在已知一种药物“利血平”可与“多巴胺”作用使之失去效用.
(1)某研究小组要对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进行研究,作出的假设最可能为: .
(2)以下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以验证假设.
①实验材料和用品: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小白鼠、生 理盐水、注射器等.
②实验步骤:
a.分组: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目相同的甲、乙两组.
b.不同处理并观察: .
c.再处理并观察: .
③实验结果: .
④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春•温州校级期末)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