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选修一 达标训练·技能过关(3) 题型:综合题
某生物实验小组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并进行游离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产酒精度和发酵液中糖类含量的比较,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种类 相对值 时间/d | 游离酵母 | 固定化酵母 | ||
酒精度 | 糖类含量 | 酒精度 | 糖类含量 | |
0 | 0 | 11.4 | 0 | 11.4 |
2 | 1.0 | 9.9 | 2.5 | 8.5 |
4 | 2.1 | 9.6 | 4.2 | 7.0 |
6 | 3.2 | 9.1 | 5.0 | 6.0 |
8 | 3.9 | 8.0 | 5.4 | 4.0 |
10 | 4.3 | 7.0 | 6.0 | 3.4 |
12 | 4.6 | 6.0 | 6.4 | 3.4 |
(1)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酵母细胞的活化→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钙离子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海藻酸钠起________的作用。
(4)该小组将制备的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分别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定时记录发酵液中酒精度和糖类含量的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的“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要求条件相同是为了确保________相同。
②由表格可知,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发酵都能产生酒精,但固定化酵母在发酵前期的延迟期的时间比游离酵母的要________,并且固定化酵母发酵产生酒精的速度比游离酵母要________。从糖类含量可知,发酵液里面残糖低,发酵更彻底的酵母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四单元第2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以下事实:
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②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能表现出全能性
B.未离体的体细胞一般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C.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可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四单元第1节 细胞的生命历程(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化的是( )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 ⑤蛙的囊胚期细胞 ⑥人的造血干细胞
A.③⑥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六单元第3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
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六单元第3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B.mRNA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
C.RNA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D.mRNA直接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六单元第2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内,连续繁殖三代,含有32P和15N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 )
A.100%、100% B.25%、50%
C.50%、50% D.2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六单元第1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Ⅱ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Ⅱ型菌,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年高考生物配套达标训练:第八单元第3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