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插条常选择一年生枝条
B.浸泡法处理插条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较低,处理的时间较长
C.在枝条扦插时,通常要剪去成叶,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保留幼叶和芽,促进生根
D.在枝条扦插时,通常在其形态学上端切成平面,形态学下端切成斜面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现代耕作制度的一项改革是免耕法,2,4-D是生长素类似物,用于种植禾谷类的田间以杀除双子叶植物类杂草。为研究2,4 – D对植物的调节作用,有实验小组做了“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请你按照下表进行分析回答:
??? 组别
步骤?????????????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F组
配制溶液????????????? 蒸馏水????????????? 20mg/L
2,4-D
溶液????????????? 50mg/L
2,4-D
溶液????????????? 80mg/L
2,4-D
溶液????????????? 110mg/L
2,4-D
溶液????????????? 140mg/L
2,4-D
溶液
选择插条????????????? 选取该植物生长日期、带芽数目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支,随机均分成六份,并编号
浸泡插条????????????? 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
扦插及培养????????????? 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
实验结果?????????????
(1)设置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2,4-D溶液浓度在??????????? mg/L之间。
(3)实验结果说明??????????????????????????????????????????????????????? 。
(4)有人提出上述实验处理的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用????????????? 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
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 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生根数目。
请设计表格,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分)
Ⅰ.(10分)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潍坊高三普通高考理科综合仿真试卷 题型:选择题
科学的操作过程对实验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叶绿体时,制作好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后用低倍镜显微镜观察即可
B.分离色素实验中,沿铅笔线均匀画滤液细线并迅速重复2-3次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进行烘干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插条基部应用浓度较低的溶液浸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模)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下图表示某实验小组利用玉米胚芽鞘探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思路。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丁四组中的 组空白琼脂块能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这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特点是 ,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2)为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上述运输特点,应选择甲→丁四组中 两组做对照实验。若选用另外的 两组做对照,虽然在理论上也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特点,但与前一组相比,不能排除重力因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运输的影响。
(3)事实上,即使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但用一般的理化方法也很难检测出来。可将实验后的普通琼脂块分别放在玉米 的胚芽鞘上,如果胚芽鞘能够生长,则说明该琼脂块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Ⅱ.(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学家在探究有些物种人类想消灭却消灭不了,而另一些生物想保护又保护不了的原因时发现,生物大体上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即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力低,亲代对后代缺乏保护。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材料二:科学家还发现,影响种群的数量的因素很多,但大体分为两大类: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包括食物、生殖力、抑制物分泌以及疾病、寄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素如干旱、大寒、洪灾等自然灾难。
(1)熊猫和蟾蜍的生活史对策分别为 对策、 对策
(2)熊猫有灭绝的危险,可采取的措施有: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食物资源,控制其 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大 ;②建立人工繁育中心,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 和幼崽的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 ,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种群的基因库。
(3)据材料推测,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大发生的规律时往往是,第一年洪灾,第二年干旱,容易造成蝗虫大发生,就是佐证。而k对策的生物种群易受 制约因素影响,如许多哺乳动物种群当种群密度过大时, 资源匮乏,往往容易爆发传染病。
(4)如要调查某草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法,如要调查该草地野兔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