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期的四个叙述中,其中有一个叙述与另外三个叙述不在同一时期,这个叙述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 B.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加倍
C.DNA分子的数目加倍 D.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三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有关三种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三种化合物可以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
B. 三种化合物的共同点之一是都含有一个氨基、一个羧基
C. 三种化合物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三种化合物两两结合形成物质的游离羧基数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C.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河豚毒素的致毒机理,研究者选用某种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如图1)进行了分组实验及不同的处理(I组:未加河豚毒素;II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5min;III组:浸润在河豚毒素中10 min)。各组分别刺激神经元A,并测量神经元A 与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结果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I组处理说明神经元兴奋时,膜内比膜外电位__________(填“高”或“低”)70 mV,微电极刺激神经元A测得动作电位0.5 ms后,才能测到神经元B的动作电位,这被称为“兴奋延迟”,延迟的原因之一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_______________。
(2)已知河豚毒素对于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敏感性无影响。从II、III组推断,神经元A和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可能是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阻遏了______________内流,神经元B动作电位的改变幅度更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____作用。
(3)研究者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突触前膜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的定向移动,药物BAPTA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现将该药物注人突触小体内,若突触前神经元的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但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必需的。拔牙时疼痛刺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______形成痛觉,为减弱疼痛,医学上可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_____类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
C. 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牛奶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培养基。生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情况反映了奶牛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奶制品的运输和贮藏。牛奶在饮用前都要经过巴氏消毐,以杀死有害微生物。为检测消毐前后牛奶中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放入 内,在160-170℃加热1-2 h可达到灭菌的目的。例平板时,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后,将平板 放置。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然后将各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3)从生牛奶取样培养得到的菌落中,混有各种杂菌,从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方法是在培养菌中加入 ,培养后菌落呈现 色的可以认定为大肠杆菌。
(4)若上图所示操作涂布了 3个培养皿,菌落数分别为40个、41个、39个,则可以推测生牛奶中每毫升含细菌数为 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 (填“偏大”成“偏小”),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B.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一定小于①
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D.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