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0.9%的生理盐水和1.9%的尿素溶液中(均与人体细胞内液等渗),已知NaCl不能自由进出细胞,而尿素可以自由扩散进细胞,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是(  )
A.无变化、膨胀B.膨胀、皱缩C.无变化、无变化D.皱缩、膨胀

分析 渗透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动力是浓度差.人红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大约为0.9%,所以当红细胞置于液体浓度大于0.9%的环境中,会失水而发生皱缩;当红细胞置于液体浓度小于0.9%的环境中,会吸水膨胀甚至破裂.

解答 解:将人的红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NaCl不能自由进出细胞,0.9%的生理盐水与红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相当,红细胞无变化;将人的红细胞置于1.9%的尿素溶液中,而尿素可以自由扩散进细胞,一段时间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液浓度时,红细胞吸水膨胀.
故选:A.

点评 解决水分运输的问题的秘诀就是:水分运输的方向是哪一边溶液的浓度高,水分就向哪一边运输,用这种方式进行判断,题目就变的很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1,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从F1自交所得种子中,拿出一粒绿色圆粒和一粒绿色皱粒,它们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  )
A.$\frac{1}{6}$B.$\frac{1}{3}$C.$\frac{1}{8}$D.$\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中涉及的一些关系,不符合集合图所示关系的是(  )
A.①质粒 ②基因工程运载体 ③DNA
B.①cDNA 文库 ②部分基因文库 ③基因组文库
C.①植物组织培养 ②植物体细胞杂交 ③细胞工程
D.①动物细胞核移植 ②动物细胞工程 ③细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知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
C.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功能
D.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生物3月12日周末练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花生种子中是否含脂肪时,必须通过制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方法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两类核酸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C.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表皮细胞

D.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贵州省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旱金莲是一种原产于南美的观赏花卉。其花柄长度由三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 b,D、d表示)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进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且三对基因作用相等并具有叠加效应。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柄长度为5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柄长度为2mm。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早金莲花柄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植物花柄长度的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具有 的数量关系。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2)将花柄长度最长的早金莲与花柄长度最短的早金莲杂交,F1的基因型为 : F1相互受粉,F2表现型有 种,花柄长度最短的植株在F2中的比例是

(3)将花柄长度为12mm的植株相互受粉,后代中偶然出现一株花柄长度为10mm的植株,若该性状的产生是染色体变异导致,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1号和3号为患者)

A.据图分析不能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B.要想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调查群体应足够大

C.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1号和3号个体的基因型

D.4号个体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中不会出现该病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

(1)图一乙中当种群数量达到c点后,增长速率开始下降.
(2)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中,最基本是种群密度,用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年龄组成.种群数量为d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等于、大于或小于).
(3)若图一甲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每天增加7.5%,假设最初3000只,则20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20=3000×1.07520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结果)
(4)图二中,种群a是种群b的捕食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