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2.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母亲的基因型是Aa(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frac{1}{33}$(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frac{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自由组合.
(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46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目的基因(待测基因)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2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ACTTAG(TGAATC).

分析 无病的父母生出有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所以此病应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父母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因此母亲的基因型Aa,则弟弟的基因型及概率为$\frac{1}{3}$AA和$\frac{2}{3}$Aa.

解答 解:(1)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因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frac{1}{10}$,即a=$\frac{1}{10}$,A=$\frac{9}{10}$,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frac{9}{10}$×$\frac{9}{10}$=$\frac{81}{100}$,aa=$\frac{1}{10}$×$\frac{1}{10}$=$\frac{1}{100}$,Aa=2×$\frac{1}{10}$×$\frac{9}{10}$=$\frac{18}{100}$,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比例为AA=AA÷(AA+Aa)=$\frac{81}{100}$÷($\frac{81}{100}$+$\frac{18}{100}$)=$\frac{9}{11}$,则Aa=$\frac{2}{11}$,又因人群中男女的概率相等,所以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也是Aa=$\frac{2}{11}$、AA=$\frac{9}{11}$,这样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病的父母基因型组合概率为$\frac{2}{3}$Aa×$\frac{2}{11}$Aa,产生aa的概率为$\frac{2}{3}$×$\frac{2}{11}$×$\frac{1}{4}$=$\frac{1}{33}$;在人群中男女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性染色体X和Y与常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含X和Y的精子量相等.
(2)碱基组成或者位置的改变都有可能改变密码子的种类,这属于基因突变.仅含有前45个氨基酸说明之后的氨基酸并未合成,即第46位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
(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目的基因(待测基因)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诊断A和a两种基因,即需要2种检测基因的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对应的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为“…TGAATC…”(或是对应的链为“…ACTTAG…”),所以探针碱基序列应与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所以应为ACTTAG(或TGAATC).
故答案为: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   $\frac{1}{33}$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基因突变  46 
(3)目的基因(待测基因)  2  ACTTAG(TGAATC)

点评 本题考查综合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利用基因频率计算相关概率;识记基因突变的概率和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能根据题干信息做出判断;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一个m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细胞中部分成份的鉴定试验,请完成表格中字母所代表的内容:
物质名称鉴定试剂特征现象(颜色)
淀粉A蓝色
还原糖斐林试剂B
蛋白质C紫色
脂肪苏丹ⅢD
A:碘液    B:砖红色沉淀    C:双缩脲试剂    D: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一段肘间后,下列各胚芽鞘(都受左侧单侧光照射)的生长情况分别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将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显微注射法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常用农杆菌转化发,农杆菌的作用是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
(2)材料乙属于蛋白质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制造一种新蛋白质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4)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供体体,兔乙称为受体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草丛3400
2针叶林52121
3针阔混交林672417
4常绿阔叶林10631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保留外,还可以是原有的土壤条件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植物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
(4)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有害性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4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装置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过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达到平衡后MA小于Ma(填大于、等于、小于).
(2)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起始浓度分别为MB、Mb,则达到平衡后MB等于Mb(填大于、等于、小于).
(3)图1中的半透膜相当于图2中的原生质层,由1、3、5(填数字)组成.图2过程中液泡的吸水能力如何变化?逐渐变大,最后不再变化
(4)若将图2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染色体吗?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定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应注意避免产生有害物质

B.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致病菌、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

C.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主要涉及克隆人、设计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等

D.我国目前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