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黑尿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的人类遗传病.下图为某黑尿病家族的系谱图.据图分析,若Ⅱ4与Ⅱ5婚配,则他们的孩子不患黑尿病的概率为(  )
A.$\frac{1}{3}$B.$\frac{1}{2}$C.$\frac{2}{3}$D.$\frac{3}{4}$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6为女性患病,而其父母都正常,所以可判断黑尿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解答 解:根据分析,黑尿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Ⅰ3和Ⅰ4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Ⅱ5的基因型为AA或Aa.又Ⅱ4为患者,基因型为aa.因此,若Ⅱ4与Ⅱ5婚配,则他们的孩子不患黑尿病的概率为1-$\frac{2}{3}$×$\frac{1}{2}$=$\frac{2}{3}$.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考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运用口诀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能根据亲代和子代的表现型进一步推断他们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  )
A.a→bB.a→b→c→aC.b→c→a→bD.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学习小组选用苏丹Ⅲ染液,使用显微镜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Ⅲ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C.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D.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发现其消化道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蛋白酶种类丰富,某研究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各自最适pH和最适温度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
B.肠蛋白酶在15℃和pH=7时活性都较低,这两种条件下酶活性下降的原因相同
C.消化道中的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分泌过程有线粒体参与,且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D.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蛋白质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番茄果实的颜色,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现有一株红果番茄与一株黄果番茄杂交,其后代可能出现的性状比例是(  )
①全是红果  ②全是黄果  ③红果:黄果=1:1  ④红果:黄果=3:1.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苯硫脲(PTC)具有苦涩味道.在舌根部滴入PTC稀释液时,有些人能尝到苦涩味道,称为尝味者,有些人不能品尝出苦涩味道,称为味盲者.舌根部能否品尝出PTC的苦味是由一对等位基因(T、t)决定的.夫妻均为尝味者的有些家庭中也生有味盲的男孩或者女孩.在一个妻子为色觉正常的尝味者、丈夫为红绿色盲的味盲者家庭中,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为红绿色盲的尝味者,女儿为色觉正常的尝味者.已知红绿色盲是由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遗传病.
(1)决定品尝PTC苦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该家庭中,妻子的基因型是TTXBXb或TtXBXb
(3)他们的女儿与色觉正常的味盲男性结婚后,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尝味男孩,原因是孩子的母亲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了基因型为TXB的配子.形成该配子的同时,还有0种配子产生.请在右图中标出该男孩的相关基因的位置.
(4)如果(3)中的这对夫妻想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色觉正常的尝味女孩的概率是$\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B.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的复制,但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D.有丝分裂过程中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就能抑制着丝点的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通过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类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种灌木构成了群落中的一个种群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互利共生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密度(个/mL)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时间/h0246810121416
10℃下培养101013151617181920
20℃下培养101214254875110165348
30℃下培养10255580100115120125125
A.研究过程需要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等实验工具
B.研究过程需要注意防止培养液被杂菌污染,以免使实验结果偏大
C.随着时间推移,20℃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最大密度比10℃条件下大
D.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酵母菌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