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
 
的,原因是: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专题: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经过突触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挥作用,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答: 解: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经过突触结构,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这时兴奋又电信号转换为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有奖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故答案为: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递,意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由51个氨基酸形成某蛋白质的过程中共脱水48个,则形成的肽键数目、该蛋白质含多肽链的条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最少的氨基数目各是(  )
A、48、3、51
B、50、3、3
C、48、3、3
D、48、3、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胰岛素由两条链α,β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其中的氢全部来自于氨基
B、胰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一个胰岛素分子全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消耗49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中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表回答问题:
核仁叶绿素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纤维素酶处理
-+---+无变化
+---++无变化
++++-+外层被破坏
++++++外层被破坏
问:甲、乙、丙、丁4中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
A、乳酸菌、蛔虫、水稻、衣藻
B、硝化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C、乳酸菌、光合细菌、蛔虫、水稻
D、光合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要维持正常的生活,必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氧和营养素等物质,同时向周围环境中排出各种代谢产物.如图的甲、乙、丙表示三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转运方向是否顺着浓度梯度判断,与其他两种方式不同的是[
 
]
 
.根据转运过程是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与其他两种方式不同的是[
 
]
 

(2)质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A]
 
和[B]
 
,它们能运动.此外,动物细胞的质膜还含有
 
这种脂质,它可以使质膜比较坚实.
(3)上图还可以表示各种生物膜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是
 

(4)植物细胞特有的具膜细胞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碳循环的方向.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
 
 作用;图中X代表
 

(2)过程
 
 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3)如何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若单位时间内乙固定了105kJ的能量,丙从乙处获得了1.5×104kJ的能量,如果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相等,则丁可获得
 
kJ 的能量.
(5)“无废弃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中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化学方法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周期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型,但杂交育种不能形成新的基因
C、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育出新的物种,其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和无籽番茄的培育过程都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刺激a点,则除b点外,c、d、e点均可检测到神经冲动,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受突触限制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需要组织液作为传导媒介
C、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单向传导
D、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农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D、Ti质粒上的T-DNA可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