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果酒是用水果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而成的低浓度饮料酒,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图是用新鲜苹果榨取果汁并制作果酒的流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对榨汁机等玻璃器皿通常用70%的酒精擦拭,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天“消毒”或“灭菌”)。
(2)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若要统计样品中酵母菌的数目,则常采用__________来接种,统计到平板上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
B.[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时。易发生不良反应,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单克隆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好的单克隆抗体。请回答:
(1)鼠源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_____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___________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___________等天然成分,将其置于95%空气加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1)消毒 (2)氮源 无机盐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少
B.(1)B淋巴 能够产生特定抗体 (2)灭活的病毒(聚乙二醇) 流动性 血清(血浆) 维持培养液的浓度
【解析】A。(1)对榨汁机等玻璃器皿进行消毒,通常用70%的酒精擦拭。
(2)培养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培养基应该包括碳源、氮源、水恒温无机盐等。(3)对微生物进行接种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常用于菌种的计数。由于菌落往往会重叠,所以统计到平板上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小。
B.(1)鼠源单克隆抗体是将经过免疫的小鼠B淋巴 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并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生产的抗体。
(2)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细胞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动物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且要加入5%CO2的气体环境中,以维持溶液的PH值。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准备好含Ca2+、Mg2+和Si044-的培养液,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在上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记录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B. 此过程中水稻没有吸收Ca2+,但却正常吸水,所以结束时溶液中Ca2+浓度比初始值大
C. 番茄与水稻相比,对Ca2+、Mg2+需要量大,对Si044-需要量小
D. 此实验证明不同植物对同一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的棒眼与圆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a表示),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现有一对圆眼长翅果蝇交配得到的子代比例如表所示,没有基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圆眼为显性性状,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子代圆眼残翅雌蝇中,纯合子占1/15
C.子代长翅雌蝇中,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不能存活
D.若子代出现XXY的残翅棒眼果蝇,则与母本减II分裂异常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剪取洋葱根尖后立即进行的操作步骤如下表:①~④为观察中要使用到的镜头。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观察到的结果是染色过深,无法看清染色体
B. 乙观察到的结果是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
C. 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分裂图像后,丙同学欲仔细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应选用的镜头组合为②和③
D. 丙同学可以看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
A.1∶2和1∶2 B.1∶2和1∶1
C.1∶1和1∶1 D.1∶1和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吸收CO2速率,得到图1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开始阶段的0﹣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
(2)6h时CO2在细胞内的移动方向是 ,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三碳酸含量变化是 .
(3)叶绿体利用CO2速率最大的时刻是 h时,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 .
(4)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c点的位置将 (填“上移”、“下移”、“不变”),原因是 .
(5)若已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30℃,图2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时,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在答卷图中绘出环境温度为30℃时,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要求在曲线上标明与图中A、B、C三点对应的a、b、c三个点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建立意义的是
A. 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B. 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 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D. 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