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⑤为解旋酶,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 | |
B. | ③可以直接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 |
C. | 区域④和⑥中存在不同的碱基配对方式 | |
D. | ②链是编码链,由它编码形成RNA |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细胞某基因的转录过程,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图中①为编码链;②为模板链;③为转录过程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④为DNA-RNA杂交区域;⑤为RNA聚合酶;⑥为DNA分子双链区域.
解答 解:A、⑤为RNA聚合酶,根据合成的mRNA长短,它在图中的移动方向是自左向右,A错误;
B、图中③为RNA需要加工后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
C、区域④中有A-U碱基配对方式,⑥中不存在,C正确;
D、编码链是指双链DNA中,不能进行转录的那一条链,因此图中①是编码链,②是模板链,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真核细胞某基因的转录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条链的名称,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5月质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生态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处理生活污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污水流经某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中的“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2)生态工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 、 、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与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破坏的 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 、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4)很多微生物只能分解某一种有机物,如果想培育出能分解生活污水中多种有机物的“超级微生物”,理论上可以采用 技术对现有微生物进行改造,该技术的核心是 。如果在个体水平上检测改造的微生物是否符合要求,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物生理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做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唯一中枢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潍坊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呼吸是人体吸入空气,利用其中O2,同时呼出CO2的过程 | |
B. | 即使没有氧气,酵母菌也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 |
C. |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 |
D. | 细胞呼吸过程中,有ATP产生,是吸能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B. | 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 | |
C. | 零上低榀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 | |
D. | 可通过观察澄淸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④过程产生ATP最多,①过程光能全部用于水的光解 | |
B. | 进行②过程的CO2只来自大气,产生的C6H12O6存在于液泡中 | |
C. | 进行③过程时需有水参与,产生少量ATP | |
D. | 给植物浇灌H218O,根细胞会产生C18O2,④过程不会产生H218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