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下图所示。

(1)淋巴细胞能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两种细胞膜也能“融合”在一起,说明细胞膜________。此过程,常用________作为诱导剂,该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请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交瘤细胞。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繁殖进行的是________分裂,其遗传性状________。

(4)杂交瘤细胞的体外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克隆抗体注入体内后可以自动追踪抗原(病原体或癌变细胞等)并与之结合,而绝不攻击任何正常细胞,故称为“生物导弹”,这是利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还应用了细胞工程中的

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技术。

 

(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 具有无限增殖能力,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2)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 (3)有丝 保持不变(稳定) (4)动物细胞培养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且其中含有动物血清 (5)抗原与抗体之间结合的高度特异性 (6)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在动物细胞融合时,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剂。杂交瘤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点:即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杂交瘤细胞中的DNA合成存在两条途径,即D途径和S途径都有,这样,将氨基嘌呤加入培养基中,即可阻断仅存在D途径的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这样,能增殖的细胞就只有杂交瘤细胞了。杂交瘤细胞是两种体细胞融合而来的,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其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动物细胞培养是液体培养基,而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在动物细胞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生物导弹利用了抗原(癌细胞或病原体)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治疗疾病。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用到了细胞工程的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形成)与细胞培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下图所示,1、2为目镜长度,3,4为物镜长度,

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下列哪种

组合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    )

    

A.1,4,5                    B.2,4,6     

C.1,3,5   D.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苏宿迁高二上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的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核是                                

(2)获取Bt毒蛋白基因的方法一般有                                   

(3)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的                                       特点。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的过程,在基因工程中称为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很多,在该题中涉及到的方法是              

(5)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                                         

(6)目的基因能否在棉花植株体内维持和表达,这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                     。若从个体水平来做何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开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图1为神经元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静息电位时的神经纤维,则I侧电位为正,Ⅱ侧电位为负

B.若图1表示兴奋部位的神经纤维,则膜电位的变化与运输Na+的A有关

C.图2中D一般为糖蛋白,C与D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D.图2中C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并以扩散的形式由E膜向F膜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综合练习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回答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过程如下图所示

(1)口蹄疫病毒的VP1蛋白进入动物体内,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VP1蛋白在免疫反应中称为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要获得VP1基因可用               的方法合成DNA,再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VP1基因片段切下。

(3)如下图所示,若用2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合成的DNA上切下VPI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 (0.2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___________。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4)已知在质粒pZHZl中,限制酶G切割位点距限制酶E切割位点0.8kb,限制酶H切割位点距限制酶F切割位点O.5kb。若分别用限制酶G和H酶切两份重组质粒pZHZ2样品,据下表所列酶切结果判断VPI目的基因的大小为        kb;并将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G和H切割位点标注在下图中。

(5)上述目的基因模板链中的TGA序列对应1个密码子,翻译时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            

(6)过程⑥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各种必需营养物质和                   等激素外,还需要添加   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叶片小段。

(7)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需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转基因番茄叶片提取液注射到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1次,3次后检测豚鼠血液内产生的             的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2组对照,分别注射          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

A.1、3、5       B.2、4、6       C.2、3、5       D.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