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
 
,物质b表示
 
,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c控制d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
 
,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
 
(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
 
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
 
.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
 
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专题:
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c为DNA,d为RNA,e为酶.
解答: 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丙是甲状腺,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实质是糖蛋白.
(2)c为DNA,d为RNA,e为酶.c控制d形成的过程是转录.其过程需要ATP、酶、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NA一条链为模板.d结合在核糖体上,生成的e催化丙酮酸分解,因此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翻译.
(3)寒冷时下丘脑通过分泌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释放b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通过负反馈调节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
(4)神经纤维膜外主要分布钠离子,膜内主要分布钾离子.当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钾离子外流,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表现为内正外负.
故答案为:
(1)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或蛋白质)
(2)ATP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翻译
(3)甲、乙  (负)反馈
(4)钠   外负内正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点评: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是(  )
A、糖蛋白B、抗体
C、质粒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力是在与抗原的接触中获得的
B、免疫是机体对外源性的异己的识别
C、皮脂腺分泌脂肪酸杀菌属于免疫
D、巨噬细胞吞噬病毒是特异性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有关的问题.
(1)生物组织中不同有机物提取的方法各有不同.玫瑰精油是世界 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其提取方法是
 
.橘皮油是食品、化妆品和香水配料的优质原料,其提取方法是
 
.血红蛋白的提取方法是
 
,主要是根据
 
将血红蛋白与其他物质分开.
(2)生物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酿造果醋时利用的菌种是
 
,腐乳制备过程中,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
 

(3)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的淀粉酶固定在尼龙布上制成固定化酶,采用的方法是
 

(4)PCR技术一般要经历三十多个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
 
三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图1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图2为乙病的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中的某一特定序列被某酶E切割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2,bp表示碱基对),并可据此进行基因诊断.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染色体
 
性遗传.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
(2)Ⅱ-5和Ⅲ-12的基因型分别是
 
 

(3)Ⅲ-9与Ⅲ-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00人当中有1900个甲病患者,若Ⅲ-12与该地一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
 

(5)乙病致病基因被酶E切割后只出现142bp片段,是由于
 
的结果.
(6)II-3和 II-4如再生一个小孩,其乙病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自然界中细菌的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生活密切联系.回答下列与微生物相关方面的问题.
?某些细菌常被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如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细菌.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惟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为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清晰区域的大小.一般清晰区域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3)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pH外,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
 
等.
?另一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将第一步筛选得到的甲、乙、丙三种细菌分别接种到A、B、C三种培养液中,经培养后分别测得它们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培养液成分 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分钟)
A.葡萄糖、NaCl、PO43-、MgSO4 43 100 -
B.葡萄糖、NaCl、PO43-、MgSO4、8种氨基酸 28 40 -
C.葡萄糖、NaCl、PO43-、MgSO4、19种氨基酸 25 25 80
注:“-”表示细菌没有生长.
(4)在A培养基中,能生长的细菌是
 
,增殖较快的细菌是
 
.丙细菌可以在C培养液中繁殖却无法在B培养液中繁殖,原因是
 

?下面是有关某细菌G的四项实验:实验1--将G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结果出现菌落.实验2--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G,产生突变种g1.将g1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甲后,就出现菌落.实验3--用另一剂量的紫外线处理G,得突变种g2.将g2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后,也不出现菌落;但在培养基内添加营养物质乙后,就出现菌落.实验4--将g1和g2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上,数日后出现菌落.
(5)细菌g1和g2分别接种于一般培养基,均不能生长.其原因是用紫外线处理导致细菌G发生了
 
,从而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或乙的酶.
(6)实验1至3表明,物质甲和乙均是细菌G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在实验2和3中,它们是作为
 
加入一般培养基的.
A.碳源 B.氮源 C.生长因子 D.无机盐
(7)实验4中出现菌落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根据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可否选择甘蔗为材料?并说明理由.
 

(2)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②
 
;③
 

(3)用将新鲜的韭黄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几分钟后滤纸条上不能呈现的色素带名称是
 

(4)用洋葱作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否通过跟踪某个特定细胞观察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并说明理由?
 

(5)显微测微尺有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两种,其中物镜测微尺是用以标定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现已知物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为10μm,目镜测微尺安装在10×目镜中,高倍镜下每格长度为1.75μm,某细胞在此高倍镜下长度为20格,则其细胞长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属于无关变量,且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利用同一叶片进行处理
B、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并记录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全部浮起所用时间
C、在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设定的温度不同-
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不同组中的插条应该选用不同种类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年份18701900193019601990
S基因频率(%)1050655012
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
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
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
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