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研究氮元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缺氮的完全培养液培养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玉米幼苗的气孔导度(气孔对水蒸气、CO2等气体的传导度)和净光合速率相对值,将结果绘成曲线如下。请据图分析回答:
(1)随着培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_____,净光合速率_________。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氮浓度为______mmol/L。
(2)培养液中氮浓度为4 mmol/L时,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扩散到线粒体中被消耗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当培养液中氮浓度由12 mmol/L增加到16mmol/L时,玉米幼苗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是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变”),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
(4)沙尘天气影响玉米生长。一方面沙尘导致光照减弱直接影响叶绿体中_____的产生,另一方面沙尘堵塞气孔影响暗反应阶段的_____,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答案】 先增加后不变 先增加后降低 8 部分 光合作用产生O2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O2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大于0) 升高 气孔导度不变,但净光合速率下降,CO2消耗速率降低 ATP和[H] CO2固定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知识点。据图分析可知,随着培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在8 mmol/L左右时最高,之后逐渐减少;气孔导度先增加后不变。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可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答题。
(1)据图可知,随着培养液中氮浓度的增加,气孔导度先增加后不变;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降低;氮浓度为8 mmol/L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可推知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的最适氮浓度为8 mmol/L。
(2)据图可知,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在4mmol/L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大于零,光合作用产O2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消耗O2速率,所以玉米幼苗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只有一部分能扩散到该细胞的线粒体中被消耗掉,其余的O2会释放到细胞外。
(3)当培养液中氮浓度由12 mmol/L增加到16mmol/L时,气孔导度不变,但净光合速率下降,CO2消耗速率降低,所以此时玉米幼苗叶肉细胞的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是升高。
(4)一方面沙尘导致光照减弱直接影响叶绿体中ATP和[H] 的产生,另一方面沙尘堵塞气孔影响暗反应阶段的CO2固定,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酶活性影响因素时绘制的实验结果图(实验中用盐酸创设酸性条件,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的自变量是1h后淀粉剩余量,因变量是pH
B. pH为1时有淀粉水解,则过酸条件下酶没有失活
C. pH为3时酶的活性小于pH为9时酶的活性
D. 与盐酸相比,淀粉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要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下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的恢复过程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指________;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KJ/(m2.a)。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地震后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对一些个体微小、数量多的小动物,采用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基本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 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C. 体液免疫中的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D. 过敏体质的人首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与排出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
(1)人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离不开_________调节。
(2)下丘脑的“刺激”来自细胞外液中___________的变化。“刺激”增强时,人会出现______感觉,尿量也将___________________。
(3)排尿反射反应弧的各部分中,位于膀胱的有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和②表示大脑与脊髓间的神经通路。若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①和②,此人最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填“有”或“无”)尿意;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若要利用某目的基因(见图甲)和P1噬菌体载体(见图乙)构建重组DNA(见图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分别是Bgl Ⅱ(A↓GATCT)、EcoR Ⅰ(G↓AATTC)和Sau3A Ⅰ(↓GATC)。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用EcoR 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B. 用Bgl Ⅱ和EcoR 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C. 用Bgl Ⅱ和Sau3A 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D. 用EcoR Ⅰ和Sau3A Ⅰ切割目的基因和P1噬菌体载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所在的物质表述正确的是( )
A.DNA、RNA、RNA
B.RNA、DNA、RNA
C.蛋白质、DNA、RNA
D.RNA、RNA、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刺激坐骨神经可引起腓肠肌收缩。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 | 含量 |
NaCl | 6.5 |
KCl | 0.14 |
CaCl2 | 0.12 |
NaHCO3 | 0.2 |
NaH2PO4 | 0.001 |
葡萄糖 | 2.0 |
A. 任氏液中NaHCO3、NaH2PO4有维持酸碱平衡的功能
B. 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含量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更高
C. 作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D. 实验过程中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产生动作电位和释放神经递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