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据图回答: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AC.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左下方向移动.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64个.
(4)下列实验要使用显微镜的是BE.
A.还原糖的检测   
B.脂肪的检测(材料是花生子叶薄片)
C.蛋白质的检测       
D.淀粉的检测     
E.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分析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
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即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成相反关系,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倍数与装片的距离是相反关系,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

解答 解:(1)A、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A错误;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微调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B正确;
C、调节光圈,只能调节视野亮度,而不能调节视野大小,C错误;
D、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D正确.
故选:AC.
(2)显微镜是呈现的倒立的虚像,图中③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实际上它在载玻片的右上方,因此要将图中③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左下方向移动.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面积则是放大倍数的平方倍.已知原来物镜为40×,现在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则细胞的放大倍数缩小4倍.图中视野看到4个细胞,则换上低倍镜后,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4×42=64个.
(4)A、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不需要使用显微镜,A错误;
B、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
C、蛋白质与双缩脲呈现紫色,不需要显微镜,C错误;
D、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不需要显微镜,D错误.
E、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着色部位,E正确.
故选:BE.
故答案为:
(1)AC    
(2)左下    
(3)64      
(4)BE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物镜、目镜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明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长或者是宽被放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是人体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
(1)A液是血浆,B液是淋巴,C液是组织液.
(2)A液、B液、C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合称内环境.
(3)A液、B液、C液三者的物质交换关系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不相同(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不遵循(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下降.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1.
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如图2):
P“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 选出卷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脂肪酶活性( U/mg)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1.090.080.12
实验组1.710.100.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其原因是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C,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核糖体.
(3)目镜不变,在10×物镜下视野中充满64个均匀的细胞,当物镜的放大倍数转换为40×后,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为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表是实际测得的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三项生理指标的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甲项进食后(h)0.51.01.52.02.5
血糖浓度(mmol/L)5.916.155.824.965.45
乙项测量时间6时9时12时15时18时
体温(℃)36.736.837.037.236.9
丙项测试物胃液唾液血液肠液胰液
PH1.86.87.47.78.0
A.二项生理指标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都有直接参与
B.进食后2.0-2.5小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C.该运动员若突然来到一个寒冷条件中训练,机体会通过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来调节体温的恒定
D.丙的各项指标测的是人体不同体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有大量的ATP用来直接供能
B.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C.有光时,植物的根尖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3个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的是④
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反光镜上有污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证明细胞膜存在的是(  )
A.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的形态
B.将红细胞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生溶血现象
C.向某细胞中注入伊红(一种大分子染料)后观察发现细胞外始终呈无色
D.显微镜下观察到动物细胞具有明确的边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