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某生态系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植物---丙种植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査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2头/km2;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分析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原因: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也会增加.

(2)特点:
①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②种群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frac{1}{2}$K时,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frac{1}{2}$K时,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由$\frac{1}{2}$K→K时,增长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

解答 解:(1)已知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550÷250=2.2头/km2;已知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当种群数量为K$\frac{1}{2}$K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frac{1}{2}$×1000÷250=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故答案为:
(1)2.2头/km2        2头/km2
(2)大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密度的估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
A.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B.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3:1
C.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给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用记录仪R记录到电位的变化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刺激部位和电极放置位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生态学家对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图甲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新型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图乙中a-d表示藻类和鲢鱼能量流动过程中不同去向能量的相对值.

(1)根据图甲回答以下问题.
①与香莲竞争最激烈的生物是芦蒿;人占有3个营养级.
②在人工影响下,池塘的物种逐渐丰富,其群落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如果鱼类大量死亡,分解者的数量变化情况是先增后减.
(2)若图乙中从c1=a2+b2+c2+d2,则从藻类到鲢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frac{{c}_{1}}{{a}_{1}{+b}_{1}{+c}_{1}{+d}_{1}}$(用字母表示).
(3)图乙c1中只有33-35%用于鲢鱼的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
B.细胞核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C.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所有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一★一■一●”表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图中“-S-S-“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4
B.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
C.图中氨基酸间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在在25℃、pH=7条件下,向2mL的H2 O2溶液中加入两滴肝脏研磨液,H2O2分解产生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条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以Fe3+替代肝脏研磨液,a值减少,b值增大
B.温度为37℃时,a值不变,b值减小
C.滴加4滴肝脏研磨液,a值不变,b值增大
D.H2 O2量增加为4mL时,a值增大,b值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艾弗里及其同事为了探究S型肺炎双球菌中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添加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只长S型菌落
B.实验过程中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培养R型细菌
C.实验结论是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D.实验设计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各种组分分离,单独地、直接地现察各自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