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关于人类探索生物科学奥秘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在研究果蝇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贝尔纳认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沃泰默通过稀盐酸和胰腺分泌的相关实验发现了激素调节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A=T,C=G,并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分析 1、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沃泰默通过稀盐酸和胰腺分泌的相关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的存在.
4、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解答 解: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错误;
C、沃泰默通过稀盐酸和胰腺分泌的相关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的存在,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采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摩尔根遗传实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发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
B.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唾液、泪液、胃液到不属于图中的①、②、③、④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根据需求来改造生物的性状.如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水平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主要有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
(2)在基因工程中,能实现②进入③的常用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图中①一般经胰蛋白酶处理可以得到③,从③到④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去核后未受精的卵细胞作为受体,而不用普通的体细胞,原因是卵细胞大、易操作、分化程度低,体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质中才能表现出全能性.
(4)下列A~D中表示④到⑤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方法的是B,把⑤送入⑥的最佳时期是桑椹胚期或囊胚期.

(5)⑦是⑥的后代,那么⑦的遗传性状和荷斯坦奶牛最相似,为什么?因为个体⑦的核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荷斯坦奶牛,⑥只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场所,⑦并没有获得⑥的遗传信息.
(6)用这种方法生产药物与工厂化生产药物相比,前者的优越性在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等.
(7)⑦和某些转基因羊可通过分泌乳汁来生产人类所需药物,这类转基因动物被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马术比赛被称为贵族的运动,英国纯血马是世界顶级马术比赛的常用马种,其数量少,生育力低.现代生物工程能有效提高优质马的生育效率.请回答:
(1)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适龄纯血母马,使其一次性排出比自然情况下多几倍到几十倍的卵子.采集的卵母细胞人工培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时期),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2)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获能.
(3)为取得同卵双胎或多胎,可以在胚胎发育的桑椹胚或囊胚期用机械方法将胚胎进行分割.
(4)随着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纯血马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其他马的去核卵细胞中,将其激活并发育成胚胎,植入代孕母马体内.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胚胎的供体和受体应保持相同的生理环境.
(5)克隆技术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传统观念造成极大冲击,我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
(6)把含有某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培育成为一匹优质马还需要用到的技术有早期胚胎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家系图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a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线粒体中都能进行
B.过程c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此阶段能释放少量能量
C.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
D.过程b的全部反应都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在观察蝗虫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时,区分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
A.染色体的组成B.染色体是否存在染色单体
C.有无同源染色体D.联会和四分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D.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同学用导管把图示若干透明装置连接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箭头表示气流的方向),进行有关实验探究.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析可能的现象或结论.

(1)乙叶片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维管束细胞外具有“花环型”结构.
(2)将乙和丙装置连接,一天中有18小时给予充足的光照,4小时黑暗,一段时间后该植物死亡;说明CO2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的生态因素.
(3)将甲、乙装置相连,若光照和黑暗各12小时,一周后能正常生长的是乙,原因是C4植物能利用低浓度的CO2,若用C14标记C3植物中的光合产物,则在C4植物的呼吸产物中可发现C14,写出C14所经过的主要结构途径:C3植物线粒体-C4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C4植物线粒体.
(4)若利用甲、丙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必须对装置所作的改变是丙装置中NaOH换成NaHCO3,可通过测量和计算A、B处单位时间内CO2浓度或O2浓度的变化量作为量化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