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
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C.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
D.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

分析 1、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
2、生物膜系统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3、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4、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答 解:A、可以用差速离心法获取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
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B正确;
C、细胞内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不一定在生物膜上完成,C错误;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合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韭菜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根据形态和大小不同分为8种,由此可知该生物是(  )
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 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生区的细胞体积较小,正方形,排列紧密
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
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象向右上方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将牛奶和姜汁混合,待牛奶凝固便成为一种富有广东特色的甜品--姜撞奶.为了掌握牛奶凝固所需的条件,某同学将不同温度的等量牛奶中混入一些新鲜姜汁,观察混合物15min,看其是否会凝固,结果如下表:
温度(℃)20406080100
结果15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14min内
完全凝固
1min内完
全凝固
1min内
完全凝固
15min后仍
未有凝固迹象
(注:用曾煮沸的姜汁重复这项实验,牛奶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凝固.)
根据以上姜汁使牛奶凝固的结果,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证明新鲜姜汁含有一种酶,该酶能将可溶状态的牛奶蛋白质转化成不溶状态
B.20℃和100℃时酶的活性低,是因为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C.将等量姜汁在不同温度下保温后再与对应温度的牛奶混合,能够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D.60℃和80℃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缩小温度范围,增加温度梯度才可得到最适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为探究H2O2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①制备30%新鲜猪肝研磨液;②设置了如下(1图)实验组,横向为梯度pH,纵向为不同量的新鲜猪肝研磨液;③每支试管加入等量且足量H2O2溶液,并设置相同且适宜的反应温度;④设计实验记录表如下(2图);⑤以加入猪肝研磨液后同等时间内测得的H2O2减少量为实验结果作记录.下列实验结果预测及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发现酶的最适pH
B.无论猪肝研磨液量为图中何值,记录表中作出的曲线图形都近似抛物线
C.无论pH为图中何值,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酶量影响反应速率
D.此实验有2个自变量,1个因变量,温度、H2O2浓度等是无关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即可批量生产人胰岛素,这说明(  )
A.胰岛素是蛋白质
B.人和大肠杆菌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C.人是由大肠杆菌进化而来
D.人和大肠杆菌的翻译过程相同或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人的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正常肤色(A)对白化(a)为显性.下图是一个家族中关于白化病和色盲症的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13号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aaXbY.
(2)5号是杂合子的概率是$\frac{5}{6}$.
(3)3号和4号婚配后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frac{9}{16}$.
(4)根据7号和8号的基因型,从理论上推测他们的正常子女与患病子女的比例是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正常进餐后4小时测定甲、乙两人的血糖浓度,甲为0.14%,乙为0.10%,然后甲、乙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血糖浓度,(/PGN0193.TXT/PGN)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甲、乙二人中糖代谢及其调节功能正常的是乙,理由:在进食4小时后胃已排空,乙的血糖浓度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2)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变化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①血糖合成糖元、
②加速血糖分解(氧化分解)
③血糖转化成脂肪
(3)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是①肝糖元分解形成血糖
②由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4)乙的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机制主要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5)形成甲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