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乙醇的流程为:秸秆→纤维素菌酶解→葡萄糖→酵母菌发酵→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回答相关问题: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应使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2)为了进一步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方法)接种,然后挑选周围产 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3)在酸性条件下,可用重铬酸钾(试剂)来检测发酵产物中有无酒精产生.为了使酵母菌菌种能够反复利用,可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4)发酵时乙醇浓度升高会对酵母菌产生毒性,从而影响进一步的发酵.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出耐乙醇的酵母菌新菌种,该过程需采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在PCR扩增反应中需加入耐热的DNA聚合酶和2种引物,其中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分析 分离目的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刚果红染液能够与纤维素结合呈红色,这样就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利用这一现象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解答 解:(1)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常用刚果红染液,并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再通过菌落周围透明圈的
大小来挑选纤维素分解菌.
(3)酒精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将生成灰绿色;用包埋法固定酵母菌,从而实现酵母菌
的重复利用.
(4)在PCR技术中,需要加入耐热的DNA聚合酶和引物,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故答案为:
(1)选择  
(2)刚果红  稀释涂布平板法  透明圈    
(3)重铬酸钾  包埋
(4)耐热的DNA聚合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传统发酵以及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的识记与运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在[]中填上序号).
(1)此图表示动物细胞的模式图,因为此细胞具有[12]中心体而没有叶绿体.
(2)如果该图是可以产生分泌蛋白的腺细胞,向该细胞内注射有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将在细胞器中出现,则最早出现放射性同位素的细胞器是[11]核糖体.在此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由[9]线粒体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外源血液中的免疫活性细胞攻击受血者细胞而引发的并发症,输“全血”(血浆、红细胞和免疫细胞等)更易发病,输“成分血”(血液中提取的组分)可降低发病风险.红细胞无MHC分子,免疫细胞存在MHC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受血者有相应抗体与异体同血型红细胞结合
B.正常受血者的T细胞会启动对异体红细胞的细胞免疫
C.正常受血者的T细胞会识别异体全血中免疫细胞的MHC分子并启动细胞免疫
D.接受异体“全血”输入后,正常人比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置对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用土所能稳定保持的最高含水量为40%,对照组土壤含水量在35%上下波动,T1、T2、T3、T4的土壤含水量则分别在30%、25%、20%、12%,结果如表.
组别
项目
对照T1T2T3T4
叶绿素a(mg•g-11.351.491.541.701.54
叶绿素b(mg•g-10.370.410.470.430.4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6.205.685.063.662.88
气孔导度(mmol•m-2•s-10.1820.1640.1470.1380.110
胞间CO2浓度(mg•kg-1242234240252290
(气孔导度越大,说明气孔开放程度越大)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欲测定色素含量,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剂)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2)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不断下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多后减少.两种叶绿素比较,叶绿素a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更加敏感.
(3)据表分析,T3和T4组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细胞利用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其判断依据是番茄叶片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却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字母表示物质,其中物质B内含有活跃的化学能.有关分析有误的是(  )
A.图中B为NADPH,C为ADP+Pi
B.构成类囊体薄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C.光能被吸收并转化成B、ATP中的化学能
D.水在光下分解成A、H+,其中A将全部释放到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了新物种,生物就一定发生了进化
B.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中有利变异的保存和积累
C.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一个物种的灭绝不可能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用32P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I、MII).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前期与MI前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B.有丝分裂后期与M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C.有丝分裂中期与MII中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后期与MI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寨卡热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下图是人体感染该病毒后的信息传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为了获得更多寨卡病毒,需要在活细胞中培养.
(2)感染寨卡病毒后,“致热源”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或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甲状腺(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同时,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试分析原因:人体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含量增高,病人会感觉肌肉酸痛.
(3)人体首次感染寨卡病毒时会产生抗体,参与抗体产生过程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B细胞,浆细胞.
(4)由图可知,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激素、抗体(至少答2种)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五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