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回答生物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1)某同学利用柑橘制作果酒,考虑到柑橘的糖含量不足,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糖,加糖的主要目的是
 
.为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发酵阶段需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其主要目的是
 
,实际操作中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其原因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适宜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固定化后发酵无菌麦芽汁制酒,发酵条件符合操作要求.10天后检查发酵液发现麦芽汁几乎无酒味,发酵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
 

(3)某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碱性蛋白酶,以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

①甲图显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
 

②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
 
次,酶活力明显下降.
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专题:
分析: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属于真核细胞中的真菌,适宜生存的温度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其相关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固定化技术包括包埋法、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交联法).由于细胞相对于酶来说更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酶小容易从包埋的材料漏出,一般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解答: 解:(1)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加糖的主要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果酒发酵要不断排出二氧化碳,为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影响发酵,同时为保证发酵过程的安全,要适时拧松瓶盖,但不能完全打开.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由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减少、pH下降等原因,导致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因此,拧松瓶盖间隔时间延长.
(2)固定化细胞时,包埋细胞所用的海藻酸钠溶液需冷却至室温,再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以免高温杀死活细胞.
(3)①甲图曲线表明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此时酶活力最高.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因此酶活力较低.
②由乙图可知,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且在使用3次以后,酶活力显著下降.
故答案为:
(1)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 防止空气中杂菌进入发酵瓶,造成污染,影响发酵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减少、pH下降等原因,酵母菌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CO2减少
(2)将海藻酸钠溶化后未冷却就将活化的酵母菌液加入,酵母菌死亡
(3)①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数量不足    ②3
点评:本题考查了果酒的制备、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以及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实验的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果酒发酵阶段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明确其目的和注意点;理解酵母菌后期数量减少的原因;识记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采用的方法;识记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相关步骤和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下列有关家兔体内相关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吸水减少
B、抗利尿激索量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叶肉细胞中能同时进行多步骤的两个过程(如下),据图回答:
CO2+H2O
(CH2O)+O2
(1)上式中的两个过程分别称为
 
 

(2)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大致过程是
 
,①过程中CO2被还原为有机物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内的
 
,还原剂是在叶绿体内的
 
产生.
(3)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②过程产生的CO2被释放到叶片外的量实际上是很少的,这是因为
 
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生物学的实验中,有时我们在进行物质检测或观察实验时需要借助化学试剂来染色,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糖所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使用时需现配现用,并需要在(50~65)℃的大烧杯中
 
,与细胞内的还原糖发生作用,形成
 
沉淀.
(2)鉴定花生子叶中脂肪的实验中,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染液是
 
.用其染色后,要用酒精冲洗浮色.
(3)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液中先加入
 
摇匀造成碱性环境,再向样液中加入
 
摇匀,试管中会出现
 
颜色.
(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要用
 
进行染色.
(5)在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要用
 
对线粒体进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受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及先后顺序为(  )
①第一次卵裂开始   ②释放第二极体  ③顶体反应    ④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
⑤卵黄膜的封闭作用   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   ⑦精子获能.
A、⑦③④⑤②⑥①
B、③②④⑤⑥①
C、③④②⑤⑥
D、⑦③④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
 
 

(2)图中③、⑤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分别是
 
 
;④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图示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
 

(3)快速扩增健康胰岛B细胞基因的过程中,目的基因受热形成单链并与引物结合,在Taq酶的作用下延伸形成DNA,该酶的特点是
 
.这项技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寒冷环境和低血糖的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既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C、水盐调节的神经中枢与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相同
D、激素发挥作用离不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  )
A、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B、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结论,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运入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的酶、DNA、RNA、核糖体、双膜等物质和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请分析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材        料实 验 条 件观察内容
AA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健那绿染液线粒体
A20.9%NaCl溶液、8%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蒸馏水细胞吸水涨破
D紫色洋葱鳞片叶
外表皮
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清水质壁分离及复原
E冰箱、卡诺氏固定液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A1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线粒体呈
 
色.A2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2)B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3)C组的实验材料除了用于观察动物细胞吸水涨破现象,还能用于制备
 
,原因是
 

(4)D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5)E组实验操作中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