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中甲、乙分别表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行甲、乙两过程的场所、原料不同
B. 甲、乙两过程中均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
C. 甲、乙两过程中酶作用机理相同,是可以相互替换的
D. 甲过程最终形成的两个产物是相同的,乙过程所产生的图示两个产物是不同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査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青蛙占有_________个营养级,青蛙和蜘蛛的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此食物链中蛇为_______________(初级/次级/三级/四级)消费者。
(4)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通常采用___________法。
(5)该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其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物质,数字代表结构和过程,丙和丁代表不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D代表____,物质C的生理功能是____,从而调节血糖浓度。
(2)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此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________,对照组施加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并比较___。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大鼠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___(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3)当某人血液中存在抗体1或抗体2时,可判定其患有糖尿病;其中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的糖尿病是由____(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糖尿病属于____病。临床上可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该病和____等免疫失调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分析判断全都错误的一组( )
①若切断甲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②乙图所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此时一定为光照强度较弱为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③丙图在不同条件下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影响AB段酶反应速率的限制因子是底物浓度
④丁图若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b表示氧元素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于留种的晒干的种子中不含自由水
B. 人体细胞中结合水比例越高代谢活动越旺盛
C. 生物体内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D. 如果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
B. 此生态系统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
C. 在被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偏低
D. 数量激增后,旅鼠会出现“自杀”行为,反映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 ( )
A. 0.5 ×104B. 104 C. 2×104D. 4×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图表回答。
杂草密度 (株/m2) | 物种丰富度 (种) | 杂草相对优势度 | |||||
草龙 | 节节菜 | 稗草 | 陌上菜 | 异型莎草 | |||
常规区 | 40 | 12.0 | 0.247 | 0.189 | 0.100 | 0.102 | 0.094 |
稻鸭区 | 2.3 | 5. 3 | 0 | 0. 259 | 0.271 | 0.089 | 0 |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表中物种丰富度的数据表明,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的复杂性,鸭和水稻生活在一起,可以吃掉杂草、害虫等,减少稻田的除草、施肥和用药,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研究人员又绘制了常规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___________(填乙、丙、丁)生物成分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水稻生长期,该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量关系为a__________b+c + e(填大于、等于、小于)。
②f的能量属于丙的___________,调查丁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