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图甲,细胞a分泌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b.
2、分析图乙,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BC段血糖浓度降低,主要代谢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能够促进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是胰岛素.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代谢途径主要是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3、分析图丙,图中抗体Y1能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葡萄糖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图中Y2能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结合,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升高.
解答 解:(1)调节甲状腺分泌活动增强的信号分子是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膜上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物质基础是受体蛋白,本质为糖蛋白.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均有反馈调节的作用.
(2)①据图示可知,小张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故小张为糖尿病患者.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使血糖浓度降低;
③降低的血糖浓度又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3)①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分化而来,在二次免疫中,也可以由记忆细胞细胞分化而来.
②)图丙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2)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结合而发挥不了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两种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病.其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的是①.
(4)若不考虑基因突变,由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不同的浆细胞中的核DNA 完全相同、mRNA 不完全相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 能
(2)①小张
②胰岛B细胞 摄取、利用和储存
③反馈调节
(3)①B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自身免疫病 ①
(4)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 不完全相同
点评 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组成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物质在含量上有差别 | |
B. |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 |
C. | 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 |
D. | 甘油、氨基酸、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过程是以α链做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 |
B. | 该病症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 |
C. | 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 | |
D. | 转运缬氨酸的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可能是CA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在病变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 | |
B. | 在胰岛素(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水的产生 | |
C. | 人体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代谢缓慢 | |
D. | 冬季,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相对增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河南许昌许昌高中襄城高中长葛一考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表,则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
实验 | 1 | 2 | 3 | 4 |
检测试剂 | 双缩脲试剂 | 试剂A | 苏丹Ⅲ染液 | 试剂B |
检测结果 | 淡紫色 | 无砖红 | ||
色沉淀 | 未观察到 | |||
橘黄色 | 蓝色 |
A.鸡蛋清、斐林试剂 B.鸡蛋清、碘液
C.劣质奶粉、碘液 D.劣质奶粉、斐林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
B.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C.如图中T细胞将进行增殖和分化,则图示属于细胞免疫
D.如图中T细胞将呈递抗原,则图示属于体液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反射弧曲部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的电位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点传导到e点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