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一类蛋白质,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合成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于糖蛋白合成及运输过程中的哪种细胞器上(  )
A.核糖体B.线粒体C.内质网D.溶酶体

分析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只能合成肽链;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溶酶体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解答 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但不能合成糖蛋白的糖侧链,A错误;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能合成糖侧链,B错误;
C、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以及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糖蛋白的糖侧链是在内质网上形成的,C正确;
D、溶酶体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糖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为背景,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细胞器的功能即可正确作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Ⅲ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确保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甲图是果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图是果蝇卵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1)根据甲图中信息,写出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是6+XY.
(2)甲图中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行为的时期是③⑥(填图中标注数字).
(3)乙图所示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甲图中所示①(填图中标注数字)时期.
Ⅱ.现有一群果蝇,有红眼、白眼(相关基因为B和b)且雌、雄分别为不同眼色;雌、雄果蝇交配后的子代情况为:雌果蝇均为红眼,雄果蝇均为白眼;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当a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结果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现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雌、雄比例为3:5.
①F1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F2雄果蝇中共有8种基因型,其中不含Y染色体的个体所占比例为$\frac{1}{5}$.
②为了判断F2雄果蝇是否为性反转果蝇,可用荧光标记的物质标记B、b基因,应用上述方法对F2雄果蝇的细胞装片中各细胞内染色体上的B、b基因进行标记,通过观察荧光点的个数确定细胞中B、b基因的数目,从而判断该雄果蝇是否可育,在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若观察到2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是可育的;若观察到4个荧光点,则该雄果蝇是不可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学家已经揭示了神经干细胞和前体细胞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机制.胶质细胞承担了支持神经元的一切活动,如提供养料、氧气,保护神经元免受病原体侵染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被刺激部位膜外兴奋前后的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再变正.
(2)神经元之间会形成突触,上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图中1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物质在兴奋的刺激下会通过胞吐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
(3)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肌细胞收缩,但正常机体的肌细胞不会持续收缩的原因是乙酰胆碱一经作用即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俄罗斯科学院研制用于加工乳酸食品的新型酵母菌,由于用其加工出来的乳酸食品中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适合俄罗斯人的体质,俄罗斯媒体称这种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媒体称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存在知识性错误,原因是酵母菌和细菌不是一类生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有细胞壁,请探究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否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实验步骤:
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③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适量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取B加适量双缩脲试剂并摇匀.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A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出现紫色反应,则其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②若A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不出现紫色反应,则其细胞壁中含有糖类不含有蛋白质.
③若A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出现紫色反应,则其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含有蛋白质.
④若A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中不出现紫色反应,则其细胞壁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判断细胞死活的方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是活细胞;
②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则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③将好氧细菌与水绵一起制成临时装片,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若发现细菌没有趋向水绵照光部位,则说明细菌可能为死细胞;
④洋葱根尖经解离后,若发现细胞被龙胆紫溶液染上了色,则表明根尖细胞在解离前已死亡.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有人测定了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并分别与30℃时测定的数据比较,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超过40℃时甲的氧气释放量下降
B.温度为55℃时乙不能积累有机物
C.在48℃时甲的光合速率为0,表明甲死亡
D.乙比甲更耐高温,因为乙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
①皮肤血管收缩  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③立毛肌舒张  ④汗液几乎不分泌
⑤代谢活动增强  ⑥尿量不变  ⑦尿量增加.
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⑦C.①④⑤⑦D.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