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
A.动物饲养投资大
B.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食品成本高
C.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4)能量传递效率:10%-20%.

解答 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食物链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作用的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因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消耗得也越多,成本也越高.因此,肉类和鸡蛋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图1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农作物固定太阳能开始,食用菌和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属于分解者.
(2)农民通过建造沼气池,栽培食用菌,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3)生产上,可利用酵母菌通过分解农作物的秸秆获得酒精.某校的生物探究小组对“固定化酵母细胞与活化的鲜酵母细胞比较,最适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的部分思路如下.
[实验用具]:烧杯、图2装置若干套、活化的鲜酵母菌液、同种酵母菌制成的凝胶珠、适宜浓度的秸秆研磨液、配制好的pH分别为4、5、6、7、8的缓冲液.
[实验步骤]:
Ⅰ.取图2装置5套,加入等量的秸秆研磨液,编号A、B、C、D、E;
Ⅱ.调节各锥形瓶中秸秆研磨液pH分别为4、5、6、7、8;
Ⅲ.各锥形瓶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凝胶珠;
Ⅳ.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各瓶红色液滴移动距离.
①实验步骤IV中所说的相同的“适宜条件”,最重要的是温度.
②仅根据上述实验步骤I-IV并不能得出“pH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原因是原实验步骤没有设计对照实验(活化的鲜酵母菌液的分解实验),无法从数据的比较上得出结论.
③如果实验设计无误,实验的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改变了,另一种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最适pH没有改变.
④设计一个改正实验步骤后的实验结果记录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南京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100,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50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与玉米秸杆的处理有关的问题。

(1)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牛一般没有分解其的酶,但其胃内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其分解,这种微生物与牛的种间关系为 尿素并不是牛马的必须营养,过多甚至对其有害,但有经验的农民常在其草料内喷少量尿素,据此题的信息你认为尿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秸杆粉碎后可以用来作为蘑菇的培养基质。对培养基和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分别是

(3)青贮加工技术。将成熟期玉米秸秆切碎、收集或人工收获后,将其铡碎装贮于窖、缸、塔、池及塑料袋中压实密封储藏。秸杆处理后,气味微酸(乳酸菌生活的产物)芳香。上述“压实密封”的目的是:人为造就一个 环境,利于乳酸菌的 。用经这样处理后的秸杆饲喂牲畜的好处是:

(4)下面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

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 ,步骤(四)中鉴别培养基中常加 从而使其呈现均匀的红色,步骤(四)中应挑选产生 的菌落即为所需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对照实验是在30℃时进行的.请回答:

(1)A、B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植物A,判断理由是在较高温度下植物A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降低(选填“加快”、“不变”或“降低”).
(2)写出在高温时导致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原因.
①气孔在高温时关闭,光合作用所需CO2供应不足;  ②酶在高温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高温破坏了叶绿体膜;水分减少.
(3)对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证据是相对于呼吸作用,A、B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在较低的温度开始下降.
(4)导致植物A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57℃,理由是呼吸作用速率降到0,显示细胞死亡.
(5)水果在生长季节如果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中,甜度会较低.参考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基础在不致死的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糖的净产量(积累量)减少,水果贮存的糖分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根尖细胞膜上有吸收镁离子的载体
B.甲状腺细胞膜上有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以下为高中阶段应完成的相关实验,下列为实验操作的步骤及原理等的相关叙述.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大豆种子中蛋白质的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②④⑥⑦(填序号),实验中需要用试剂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的有②⑥⑦,
(2)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要设法替代.下列各项处理中正确的是A、C、D
A.做⑦实验时,可用蒜根代替洋葱根尖
B.做④实验时,可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代替洋葱表皮细胞
C.做⑤实验时,可用干净的细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③实验时,可以用鸡蛋清稀释液代替豆浆
(3)在做实验④的过程中若用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会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现象,这是因为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又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了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从而使细胞液浓度上升,细胞渗透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
(4)在实验⑧中做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对照,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浑浊的程度(是否产生酒精).
(5)在实验⑤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加入CaCO3的目的是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为利用单倍体育种获取矮秆抗病植株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该过程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2)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而对于有的动物来说却是可育的,比如雄蜂.图中②过程的目的是
获得染色体组正常的植株.
(3)如花粉来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高秆抗病植株,图中③过程筛选出的矮秆植株中
可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占$\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甲需要消耗ATP
D.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没有选择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