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所有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
A.都是异养生物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
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D.生存温度都超过80℃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回答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能量摄入后的去向,其中C代表___________。湖泊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同一个蜂巢中蜜蜂居住的蜂房不同,___________(能,不能)体现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某草原年初时野兔数量为1000只,年末时为1100只,其中新出生200只,则野兔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__________。水稻的均匀分布是___________水平上的研究。
(3)某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曲线中表示种群增长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_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1。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则获得可重组到质粒的VP1基因必须用到__________酶。要获得大量该VP1基因,可利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如图是VP1基因、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若用以构建具有VP1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在质粒中插入__________。
(3)VP1基因应插入到农杆菌Ti质粒的__________上,通过__________作用进入番茄细胞并插入到染色体DNA,使VP1基因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
(4)通常用BamHⅠ、HindⅢ两种限制酶切割VP1基因和H质粒的目的是__________;要筛选出含有该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5)检测发现染色体DNA上插入VP1基因的某些番茄细胞死亡了,导致这些转基因番茄细胞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6)将成功转入VP1基因的受体细胞进行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若要快速繁殖大量这种转基因种苗,应选取幼枝的__________部位进行组织培养。
(7)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从转基因番茄叶片中提取的VP1蛋白质注射到一定数量的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注射后检测豚鼠血液中产生的__________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置空白对照组,注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图1几种符号代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图2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多肽链内通过3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SH连接而成的)连接,图3为部分肽链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它们的结构通式___________,它们结构差别在于________ 的不同。
(2)图1氨基酸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通过______的方式形成图2的肽链,此过程可形成_____个肽键,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
(3)图3中有_____种R基团,肽键是_____(填序号);该肽链至少有_____个游离的羧基。
(4)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_____________,使得失去活性。但是仍然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等,依次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数量的生长良好的盆栽植物移入密闭的温室中栽培,栽培期间利用自然光,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24小时内C02浓度曲线如乙图。图甲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1)如果图甲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2)若将图甲细胞组成的组织块放在含有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保温数小时后测定,发现____________[填编号]结构中有放射性存在。
(3)离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____________进行。
(4)图乙中,与BC段相比,CD段上升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和EF阶段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已从该植物的叶绿体中提取出色素,并层析分离后得到4条色素带(如图丙)。 如果在色素提取过程中,没有加碳酸钙,则无显著变化的色素带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人细胞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物质结合,使两类细胞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当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但在37 ℃下保温0.5 h后,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呈均匀分布。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和小鼠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____________物质。
(2)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表明了组成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由此可以证实与细胞膜结构“模型”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成立的。
(3)融合细胞表面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融合实验在20 ℃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均匀分布的时间将大大延长,这说明______。若在0 ℃下培养40 min,则发现细胞仍然保持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的例子中与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无关的是
A.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到靶细胞B.胞间连丝
C.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D.水分在细胞间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