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 编号 | X物质的浓度 (μg•mL-1) | 细胞内ATP的浓度 (nmol•mL-1) | 细胞死亡 的百分率 |
A | 0 | 80 | 1 |
B | 2 | 70 | 2 |
C | 4 | 50 | 10 |
D | 8 | 20 | 25 |
E | 16 | 5 | 70 |
F | 32 | 1 | 95 |
分析 1、由题干和图可知,细胞膜上存在着P2X、P2Y和P1受体,而ATP与P2X和P2Y受体特异性结合,直接引起神经纤维发生电位变化,则ATP可以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2、ATP全名叫做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3、细胞中ATP和ADP的含量不多,是不断的相互转化,维持动态平衡的;
4、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解答 解:(1)动物细胞中的ATP来自细胞呼吸;ATP结构简式是A-P~P~P;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用掉多少马上形成多少.
(2)ATP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组成,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只剩下A,即腺苷.
(3)①该实验的对照组是A 组,其他为实验组,实验的自变量是X物质的浓度,因变量是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实验数据表明,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
故答案为:
(1)细胞呼吸 A-P~P~P ATP与ADP相互迅速转化
(2)腺苷
(3)①A X物质的浓度
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细胞内ATP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点评 本题以ATP为素材,结合信号分子作用机理图,考查ATP和和探究实验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省推荐高二下学期摸底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皱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中,因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该酶不能合成,从而引起种子细胞内淀粉含量降低,游离蔗糖含量升高,这样的豌豆虽皱但味道更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性状
B.该变异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C.该变异的发生有可能会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
D.该实例体现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尿素含量减少,K+的含量增多 | B. | 尿素含量增多,K+的含量减少 | ||
C. | 尿素和K+的含量都增多 | D. | 尿素和K+的含量都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 | B. | 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 ||
C. | 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 | D. | 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a~d构成了完成该反射的完整反射弧 | |
B. | 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元 | |
C. | 刺激骨骼肌产生的信号传到c处就会形成痛觉 | |
D. | 刺激传出神经元引起效应器产生反应就是反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物质 | 量(mL) | 温度 | 试剂 | 现象 |
1 | 淀粉糊、清水 | 各2 | 37℃ | 碘 液 | |
2 | 淀粉糊、唾液 | 各2 | 0℃ | 碘 液 | |
3 | 淀粉糊、唾液 | 各2 | 37℃ | 碘 液 | |
4 | 淀粉糊、煮沸过的唾液 | 各2 | 37℃ | 碘 液 | |
5 | 淀粉糊、加有2-3滴2%盐酸的唾液 | 各2 | 37℃ | 碘 液 | |
6 | 蛋白质、唾液 | 各2 | 37℃ | 碘 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0个 | B. | 80个 | C. | 90个 | D. | 40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