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都能建立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托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分析 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因此,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解答 解: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因此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A正确;
B、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食物和铃声多次结合,B错误;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脊髓;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因此它们的反射弧不同,C错误;
D、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失,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纳米银由于抗菌性能良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物容器、个人护理品等中,但其释放到水环境中的风险也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用溶氧法探究不同浓度纳米银对小球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右图.
①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培养液,小球藻若干,密闭锥形瓶若干,溶氧测定仪,蒸馏水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球藻平均分为A、B两组,A、B组又各分为6个小组并编号,分别放入密闭锥形瓶中培养.
第二步:A、B组中的实验组都分别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纳米银溶液,对照组加等量蒸馏水.
第三步:A组全部放在4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B组全部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10分钟后,检测各个锥形瓶中溶氧量的变化.
③实验结果:如图乙,其中系列1表示水体中的初始溶氧量,则系列2表示A组实验数据.若不加纳米银,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约为每分钟产生0.95mg/L(在0.9-1.0之间均可)溶解氧.
④实验结论:纳米银能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更为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乙、丙三图分别是某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⑥所示为雄(雌或雄)果蝇体细胞.
(2)如果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甲中细胞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2、0、2.
(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B、b,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①基因突变②在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阻止DNA的复制.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AB段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③代表DNAB.①代表染色单体
C.②代表染色体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科学家利用大豆幼苗研究生长素的相关实验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运输
B.乙组大豆幼茎切断倒转的目的是排除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可以通过检测两组受体琼脂块中是否具有放射性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
D.实验结果证明 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切断生长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斯佩里用猫和猴子做实验,切断大脑两半球间的胼骶体,观察动物反应,60年代对裂脑人进行研究,发现当外界视像进入大脑皮层左半球时,病人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当外界视像进入大脑皮层右半球时,病人不能用语言表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切断猫和猴子的大脑两半球间胼骶体的目的是避免左右两半球互相影响
B.通过裂脑人的研究证明语言中枢位于左侧大脑半球
C.上述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差异
D.用上述实验无法对大脑皮层的机能进行精确定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免疫缺陷病.它的可怕之处在于(  )
A.艾滋病可以借助蚊蝇来传播,防不胜防
B.艾滋病患者极力隐瞒病情,使健康人难以防范
C.艾滋病毒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变异性强
D.艾滋病毒主要侵染B淋巴细胞,使患者丧失体液免疫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人体细胞中,由A、C、T、U四种碱基可合成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有多少种

A. 4种 B. 6种 C. 8种 D. 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反应过程示意图,虚线表示e-转移,波浪线表示光照,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产生的O2被线粒体利用至少需要穿过4层生物膜
B.pH差和电势差为ATP的合成提供了动力
C.类囊体腔内的H+只来源于水的光解
D.该膜上的色素都可在蓝藻细胞中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