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稀释平板法在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微生物的单个菌落,以便于计数、移植、分离,从而达到纯培养的目的.
2、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
解答 解:(1)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需要使用含植酸钙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应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接种以前要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即稀释平板法培养出微生物的单个菌落,达到纯培养的目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的计数时需要至少3个平板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取其平均值.最后一个试管中的菌液每次吸取0.1mL涂布培养后获得平均值是48则1g土壤中含有活菌数为48×10×103×102═4.8×107?
(3)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需要进行消毒,使用酒精,稀释涂布平板需要培养皿和无菌水,但不需要显微镜.故选:③.
(4)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5)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使培养基中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及降解圈大小与植酸酶的量与活性有关,故图中E是产植酸酶最理想的菌株?长期保存菌种,应使用甘油管藏法.
故答案为:
(1)植酸钙
(2)单个菌落 菌落数 4.8×107
(3)③
(4)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不易培养得到单个菌落)
(5)量与活性 E 甘油管藏
点评 本题综合微生物的培养及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
B. |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 |
C. | 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D. |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导弹”中具导向作用的是单克隆抗体 | |
B. |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都要用到酶 | |
C. | 利用植物的茎尖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得到抗毒苗 | |
D. | ES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酶促反应中,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 |
B. | DNA能控制蛋白质类酶的合成,但不能控制RNA类酶的合成 | |
C. | 高温、低温、过酸和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永久失活 | |
D. |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髙效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
B. | 真核细胞内只有②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 |
C. | ③与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有关 | |
D. | ④有利于D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从而控制细胞质内的代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开始照射前,光反应和暗反应均正在进行 | |
B. | 开始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 |
C. | 开始照射后,暗反应限制了光反应的速率 | |
D. | CO2曲线AB段的变化说明暗反应的进行与光照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天津一模)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由无机盐维持
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
D.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甘肃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与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中均含H、O
B.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C.细胞内微量元素作用能被其它元素替代
D.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均能在无机环境中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