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在遭受相同程度污染时,恢复时间都会很漫长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C.群落演替的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D.虽然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差别,但是生物进化速度是一样的

分析 1、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1)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2、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则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和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解答 解:A、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相对简单,其恢复力稳定性较强,因此河流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在遭受相同程度污染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时间较短,A错误;
B、完成碳的全球化物质循环,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外,还需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B错误;
C、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10%~20%之间,C正确;
D、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环境变化不太剧烈,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类型及影响稳定性高低的因素;识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识记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分离紫色洋葱鳞片叶中的色素
B.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看不到染色体
C.观察线粒体用新鲜的藓类叶片代替口腔上皮细胞效果更佳
D.粗提取DNA实验中,用0.14mol/LNacl溶解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如表为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回答.
年龄0+1+2+3+4+5+6+7+8+9+10+11+≥12
个体数22391970546374855485726949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1)图甲中①可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生理过程.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含碳有机物、CO2
(3)乙图中蛇能根据鼠的气味去猎捕后者,鼠同样能根据蛇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可见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增长型、稳定性、衰退型.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密,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密林熊蜂不影响角蒿的进化
C.该盗蜜行为不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
D.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生态研究所对某个自然保护区中的入侵生物互花米草进行了以下相关研究.
Ⅰ.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得到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A1:互花米草A2:自然滩涂)密度(B1:互花米草、B2自然滩涂)随垂直深度变化的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统计底栖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为记名计算法.每个样方分别采集6个深度的泥样,以了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泥层深度的增加,两种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均有减小的趋势,大型底栖动物主要分布在表层的主要原因为表层食物多,氧气充足.
(3)某地的互花米草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研究人员从其原生地引入麦角菌,该菌能够感染互花米草花部,从而降低其种子的产生.麦角菌和互花米草的种间关系为寄生.
Ⅱ.研究人员发现该保护区中的麋鹿喜食互换米草,随后对麋鹿几年的数量变化进行的调查.
麋鹿自1987年以后的数量变化如表:
年份198719881989199019911992
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
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在半散养环境下,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
(1)麋鹿采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2)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中国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生活,过去农村大多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能源用于做饭、取暖等,现在基本上已经被电能、天然气等能源所取代,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能源闲置及浪费.其实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廉价易得的资源,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也是由该成分构成的.
(2)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一)土壤取样→(二)选择培养→(三)梯度稀释→(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步骤(五)挑选菌落时应该挑选出现透明圈的菌落.
(3)为了测定细菌含量,将稀释度为104的菌液均按0.1mL的用量各接种3个平板,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3个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分别为42、55、38,则每升菌液的活菌数约为4.5×109个.活菌的实际数目往往比该方法测得的数据多(填“多”“少”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C.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D.受精卵中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各占一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茎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②在过程①中,常用的MS培养基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生物圈碳循环的主要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分解者B.乙代表生产者
C.丙代表消费者D.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