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回答下列问题:
(l)两组麦苗中,于重较大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____组,其主要原因是____。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的____对小麦____的影响。
(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甲组,原因是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6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1、2、3、4、5、6)、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 (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 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 (2分)
②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 。
(3)分析数据:某同学实验记录表如下,
小瓶缓冲液pH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实验前胚芽段初始长度(mm)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实验后胚芽段平均长度(mm) | 13 | 20 | 25 | 23 | 19 | 17 | 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6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1、2、3、4、5、6)、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 (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 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 (2分)
②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 。
(3)分析数据:某同学实验记录表如下,
小瓶缓冲液pH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实验前胚芽段初始长度(mm)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实验后胚芽段平均长度(mm) |
13 |
20 |
25 |
23 |
19 |
17 |
16 |
分析上表数据,在下图内用坐标曲线绘制出实验结果。(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苏南四校高三12月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6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1、2、3、4、5、6)、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 (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 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 (2分)
②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 。
(3)分析数据:某同学实验记录表如下,
小瓶缓冲液pH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实验前胚芽段初始长度(mm)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实验后胚芽段平均长度(mm) |
13 |
20 |
25 |
23 |
19 |
17 |
16 |
分析上表数据,在下图内用坐标曲线绘制出实验结论。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1—2012学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
(1)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是: ,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3是: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的 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2)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原因3是正确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此进行验证。请完成相关空缺的内容。
Ⅰ.实验器材: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若干、大小相同的 若干、 若干、刀片、测量角度的工具。
Ⅱ.实验原理:略。
Ⅲ.实验步骤(过程图示如下):
①将所有植物的幼茎段对半纵切,再将所有半边茎自下向上对称纵切至约3/4处。
②取20根半边茎切段,在其底端的 外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A1、A2、……、A20,内侧的琼脂小块依次标记为B1、B2、……、B20。
③一段时间后,将所有琼脂小块分别放置在 的顶端左侧,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待胚芽鞘出现明显的 现象后,用测量角度工具测出每枝胚芽鞘的弯曲度,记录于下表中。(表格略)
Ⅳ.预期实验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6种不同pH值的系列缓冲液(pH=1、2、3、4、5、6)、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 (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 中浸洗,作为实验材料。
(2)实验步骤:
①
②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 。
(3)分析数据:某同学实验记录表如下,
小瓶缓冲液pH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实验前胚芽段初始长度(mm)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实验后胚芽段平均长度(mm) |
13 |
20 |
25 |
23 |
19 |
17 |
16 |
分析上表数据,在下图内用坐标曲线绘制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