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用高倍镜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象,全部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D.细跑壁、纺锤体、核仁

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特点: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

解答 解:A、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在有丝分裂前期就已经形成染色体和纺锤体,因此在有丝分裂前期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细胞壁和纺锤体,A正确;
B、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也不可见,B错误;
C、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不可见,C错误;
D、核膜和核仁在前期消失,末期重现,在中期不可见,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细胞结构,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习时需要作适当的总结,如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着丝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不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不尽相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调査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1为人类对克隆羊技术的拓展及应用的设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级的现代生物技术有核移植、胚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等(至少写二个).
(2)若利用图中过程最终获得婴儿说明人(或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早期胚胎发育到囊胚 阶段细胞开始分化.
(3)使用培养基进行重组细胞培养时,为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污染,通常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培养过程中通常采用培养皿和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95%空气加5%CO2 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图中从“内细胞团到胚胎干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
(5)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的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6)如果将上述过程获得的早期胚胎进行如图2分割,则操作正确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科学家研究温度对植物园的藏报春(两性花、异花传粉)的花色遗传的影响,藏报春花色受一对遗传基因(B,b)的控制.在温度为20-25°C的条件下,含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红花.若将开红花的藏报春移到30°C的环境中,花色全为白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基因型为BB的藏报春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2)现有一株30°C下开白花的藏报春,欲鉴定其基因型.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选取20-25°C条件下开白花的植株作父本
②待鉴定的白花藏报春作母本,在花蕾期去除母本的雄蕊,并套袋.
③待母本的雌蕊成熟后,将白花花粉授到母本的雌蕊柱头上,并套袋.
④收取母本的种子,并在25°C温度下种植,观察杂交后代的花色.
(3)预期结果:
若若杂交后代全为白色,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bb;
若杂交后代既有白花也有红花,则待鉴定藏报春的基因型为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由A、G、U三种碱基在噬菌体中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
A.3种B.4种C.2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两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的黑色圆点是你下一步将要观察的由左图视野转换到右图视野的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B.⑤④③②C.③①⑤④D.⑤④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据科学网2016年3 月17日报道,中科院李伯良研究团队发现T细胞代谢通路中的胆固醇酯化酶ACAT1是一个很好的调控靶点,抑制ACAT1的活性可以大大提高某些效应T细胞的功能,下列关于ACAT1抑制剂的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用于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
B.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C.可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D.该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清除血浆中的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有红花、橙花、白花三种植株.已知雌株与雄株有M、m基因控制,花色受A、a与B、b基因的控制(A与B基因同时存在的植株开红花,二者都不存在时开白花),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为研究该植物的遗传,所进行的实验如下:
实验1:利用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的正常植株全部开白花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例约为1:1,利用橙花植株的花粉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相同.
实验2: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每组杂交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比例为1:1,且总出现比例约为1:2:1的红花株、橙花株、白花株.
请回答:
(1)对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所获得的幼苗的基因型为mab;对幼苗进行处理获得正常植株,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的过程表现花粉具有全能性.
(2)橙花雄株与橙花雌株杂交,子代中雄株的性状分离比为橙花:白花=1:1,红花雄株的基因型是mmAaBb,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基因型为MM的植株,其原因主要是雄株是由隐性基因m控制,因此不能产生含有M的精子.
(3)红花雄株与红花雌株杂交,子代中红花株、橙花株与白花株的比例为1:2;1,研究者认为该性状分离比是相关基因导致花粉不育的结果,可利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若测交实验中雌雄比例是1:1,且都表现为白花,则上述观点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