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研究人员对我国某海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
营养级未利用量(t•km-2•a-1流向分解者的量(t•km-2•a-1呼吸量(t•km-2•a-1同化量(t•km-2•a-1
0.1090.0440.0990.252
0.1670.4381.1391.996
1.4015.28414.02722.708
5.29851.067127.094206.167
2.429998.7231885.2313092.550
3227.6843393.0454003.30313716.582
(1)比较表格中各营养级同化量的数值,可以验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该海区输入的总能量是t•km-2•a,其与总吸呼量的比值约为 2,这说明该生态系统成熟比较低,系统的稳定性较弱;如果停止捕捞等干扰,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该比值将逐渐趋近于1.
(3)研究人员将该海区某种大型底栖藻类切割成大小相同的小段,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其光合作用生产力进行了研究.
①方法1:O2 法.将含有藻段的水样分别置于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白瓶中,测定初始溶氧量W0 后将两瓶置于水底,0.5h 后再次测定溶氧量W黑和W白.这段时间藻段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量为W白-W黑.
②方法2:14C 法.将含有藻段的水样分别置于不透光的黑瓶和透光的白瓶中,瓶中加入一定量NaH14CO3,在水底放置0.5h 后,向水样中加入80% 的热乙醇以终止光合作用.反复冲洗藻段除去附和的NaH14CO3,然后分别测定黑瓶和白瓶中藻段的放射性强度C和C,根据“C-C”即可换算出这段时间藻段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C黑代表的是藻段吸收但未固定的14CO2造成的放射性强度.
③O2法测得的藻段制造的O2摩尔量大于同一时间14C 法测得的藻段固定的CO2摩尔量,不考虑测量误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b、d(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代号填写)
a.水样中含有的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了 O2法的测定结果
b.藻段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有机物除了糖类之外还可能有脂肪
c.藻段在光下的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在暗中的呼吸作用速率
d.部分含14 C 有机物已参与呼吸作用导致14C 法测得CO2固定值偏小.

分析 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丧失的过程.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答 解:(1)食物链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是指同化量而言的.从表中来看从第Ⅰ营养级到第Ⅵ营养级同化量在减少,所以可以验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所以需要从表中找到第Ⅰ营养级的同化量(13716.582)即可.由于各个营养级的总呼吸量就是从生态系统流出的能量,所以根据题中信息可得总输入量/总输出量=2,也就是说输入大于输出,所以该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总能量在不断增加,该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较低,系统的稳定性较弱.如果停止捕捞等干扰,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最终会达到顶级群落,此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同,即总输入量/总输出量=1.
(3)①黑瓶中可得出,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W0-W黑;白瓶中可得出,藻段向外释放的氧气量(净光合作用)为W白-W0;所以光合作用实际制造的氧气量为两者相加:W白-W黑.
14C法来测定时,光合作用0.5h 后,加入热乙醇的作用是为了迅速将藻段细胞杀死,终止光合作用,防止在后续测定放射性强度时,细胞仍然在吸收14CO2.黑暗条件下应该是不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应该测定放射性,但实验中藻段也有可能从溶液中获得少量的14CO2,而这些14CO2并非是光合吸收的.所以用C 白-C 黑可以排除藻段因非光合因素吸收的14CO2对放射性检测的影响.
③由于脂肪比糖类中氧含量低,所以如果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有脂肪,释放的氧气量会更多,所以b 符合题意;如果已合成的含14C的有机物参与有氧呼吸,会再次以14CO2形式释放出去,进而导致测得的固定的14CO2 偏低,所以d也符合题意.如果微生物呼吸作用干扰了O2测定,会使测定的光合放氧量偏低,不合题意;如果藻段在光下的呼吸速率大于在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会使W白偏小,也会使W黑偏大,进而会使测出的光合放氧量偏低,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
(1)同化量 逐级递减
(2)13716.582 低 弱 演替
(3)①W白-W黑
②终止光合作用 藻段吸收但未固定的14CO2
③b、d

点评 本题结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表格,考查了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以及群落演替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能量流动过程中的总能量、流动特点等,能够根据实验中的数据确定光合作用总量,再结合所学知识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培育“白菜-甘蓝”的常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的是(  )
A.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
B.用酶解法在高渗溶液中对细胞进行去壁处理
C.借助标记基因筛选融合成功的原生质体
D.适当增大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以利于愈伤组织再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试管动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B.受精卵卵裂过程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同步增加
C.胚胎分割的结果可以看作是动物无性生殖或动物克隆
D.受体母畜对同种移植胚胎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种野生型油菜存在一种突变体,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其叶片呈现黄化色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相关指标见下表.
指标
类型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胞间CO2浓度
(μmol CO2•m-2•s-1
呼吸速率
(μmol CO2•m-2•s-1
野生型0.286.948.13210.864.07
突变体0.329.305.66239.073.60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能纸层析法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B.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中发生的改变可能抑制了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
C.突变体成熟叶片中叶绿体消耗CO2的速率比野生型低2.47μmolCO2•m-2•s-1
D.CO2浓度、ATP与[H]产量等是导致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的限制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C.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
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B.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D.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近年,我国不少地区出现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时(  )
A.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B.T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B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肠道病毒特异性结合,并清除病毒
D.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并消灭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结构b上以神经冲动(或电信号、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其传导速度比在结构c中传导速度快.
(2)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d处会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骨骼肌中分布有感受器(填结构名称),c处可检测到明显增多的物质是.
(3)若刺激b,骨骼肌的反应为不收缩(填“收缩”或“不收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下列有关玉米的遗传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玉米叶形成过程中有64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参与
C.玉米体内的tRNA上存在反密码子
D.玉米体有61种t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