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1.下列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B.人体正常温度为37℃,pH 为7.45-7.55
C.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无需通过内环境

分析 人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解答 解:A、细胞外液为细胞生活的环境,又称作内环境,A正确;
B、人体正常温度为37℃,pH 为7.35-7.45,B错误;
C、血浆和组织液、淋巴成分的成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主要区别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和淋巴蛋白质含量低,其他成分也有区别,C错误;
D、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和稳态,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回答下列与生物膜实验有关的问题:
Ⅰ.(1)某研究小组在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成分时需先获得纯净的细胞膜,选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实验材料来获取细胞膜的原因是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将成熟的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由于发生渗透作用,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再通过离心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能(填“能”或“不能”)用原核细胞获取细胞膜.
(2)在光学显微镜下通过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能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的存在.
(3)下列关于生物膜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的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
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Ⅱ.为探究渗透实验中影响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五组渗透装置(所用半透膜为相同面积的同种半透膜),漏斗内注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清水液面和蔗糖溶液液面相同,每隔5分钟记录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
实验二:取五组渗透装置,漏斗口分别用不同面积的半透膜封好,将盛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漏斗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清水液面和蔗糖液面相同,每隔5分钟记录蔗糖液面上升的高度.
两组实验中经测量后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一:

时间

液面上升高度(mm)
蔗糖浓度
0.1
g/mL
0.2
g/mL
0.3
g/mL
0.4
g/mL
0.5
g/mL
5min246810
10min3691215
15min47111518
20min47111518
实验二:

时间

液面上升高度(mm)
半透膜面积
1cm22cm23cm24cm25cm2
5min1012141618
10min1516171818
15min1818181818
20min1818181818
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实验二分别探究的是蔗糖溶液浓度、半透膜面积对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的影响.
(2)实验二中所用蔗糖溶液的浓度是0.5g/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B.HIV具有细胞结构
C.HIV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d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d点时,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呼吸酶是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一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1~4代表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时期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这一结构上
B.该时期细胞中有4个中心粒,染色单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1
C.该时期细胞中含有4个四分体是上一时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造成的
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根据2上B基因的位置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二下调研(3月份)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下入学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新鲜的苔藓植物的绿色叶片放入有少量红墨水(色素分子不能进入活细胞)、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的颜色分别是(  )
A.①绿色②绿色B.①红色②绿色C.①绿色②红色D.①红色②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