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frac{1}{8}$ | B. | $\frac{1}{16}$ | C. | $\frac{1}{32}$ | D. | $\frac{1}{64}$ |
分析 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别计算AA、Bb、CC的基因概率,相乘即可得到.
解答 解: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要求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一对一对分析即可.亲本基因型AaBbCc和AABbCc,后代产生AA的概率=$\frac{1}{2}$,产生Bb的概率=$\frac{1}{2}$,产生CC的概率=$\frac{1}{2}×\frac{1}{2}=\frac{1}{4}$,故后代出现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应为$\frac{1}{2}×\frac{1}{2}×\frac{1}{4}=\frac{1}{16}$.
故选:B.
点评 本题要求掌握和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通过3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体内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从光照转入黑暗条件后,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的ATP/ADP比值上升
C.当种子从休眠进入萌发状态后,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
D.酶与底物分子的结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B.细胞坏死是一种病理性变化
C.蝌蚪尾的消失,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坏死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郑州市新高三调研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___________(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不会受到影响。将图乙所示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该细胞会涨破,溢出细胞外的主要物质应该是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性。
(5)图甲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____________,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 |
B. | 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 | |
C. |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是多基因遗传病 | |
D. | 可以通过产前诊断检测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应用实例 | 原理 | |
A | 预防接种 | 免疫学原理 |
B | 目的基因检测 | 分子杂交 |
C | 生产香蕉组培苗 | 细胞全能性 |
D | 细胞代谢产物工厂化生产 | 细胞全能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 B. | 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 ||
C. |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 D. |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