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成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 min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1)A和C C 淀粉酶在40 ℃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 E 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在20 ℃和100 ℃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碘液、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
低温抑制酶活性(可逆),高温破坏酶活性;在一定温度下,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超过这个温度,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减弱,温度再高,酶失活,其原因是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分子发生热变性。酶的活性变化会影响产物的生成量,从而影响反应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性最大,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可通过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的实验来确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5分).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下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 ;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 ,不变色的原因是 。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8分)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不必写出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中图版必修1 3.2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试管
A B C D E F
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玉米种子提取液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温度(℃) 20 20 40 40 100 100
反应时间(min) 10 10 10
加入斐林试剂2 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 min~2 min
各试管内的变化结果
(1)六支试管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上述试管变成砖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试管中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是________,无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
(5)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种子提取液促使淀粉 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写出设计思路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下,如下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 ;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不变色的试管是 ,不变色的原因是 。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